上周才從義大利旅遊回來,除了優美的古蹟教堂與宏偉的廢墟遺址外,
義大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的道路上沒有任何一個車道會印上
禁行機車的標示,而且還有另一個重點,他們沒有所謂的-機車道。
可能是因為地處緯度偏南,氣候較宜人的關系,義大利的機車使用率遠高於
其他高緯度國家,路上隨時可見大小機車穿梭於車陣中,甚至在快速道路上
也隨處可見機車鑽來鑽去。
為甚麼我用鑽來鑽去來形容呢,就如我之前說的,他們沒有機車道呀,機車
與汽車使用的車道是一樣的,當車子很多時,機車就只能鑽來鑽去了。
而且,穿梭於快速道路上的並不限於台灣普遍認知上的所謂-重型機車,
而是連一般上下班通勤用的速克達,現在通稱的白牌車也是到處可見。
這簡直大大顛覆了台灣道路交通規則的觀念,所以我很好奇的問了領隊,
領隊回答我,在義大利騎車是沒有任何限制的,甚至連高速公路都可以上,
只要你高興,只要你的速度有辦法達到最低速限(60km/hr),就算是騎腳
踏車甚至是跑步,都可以上高速公路。
當下我不禁回想台灣現在正為了要不要開放重機上國道而爭得不可開交,
反觀人家國外,根本就不做任何限制,只要你有辦法達到"高速"公路的最
低要求,你就擁有該路段的路權,這是多麼大的差異。
我想了很久,覺得這應該是根源於民族性的不同吧。
台灣一直以來的做法就是過度保護政策,因為我要保護你,所以我要限制你
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小自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大至國家的政策法令,
都是一個過度保護觀念下的產物。但這樣的過度保護下,也只會產出一堆
沒有競爭力的溫室裡的花朵。
反而義大利以及大多數的國家,他們都是採取信任的做法,相信人們自己有
判斷的能力,所以我不做過多的限制,但你自己應該有正確的判斷,去衡量
這樣做到底好或不好,說白了,自己的生命自己不重視,誰又來幫你重視?
事實證明也的確是這樣,領隊大哥說,雖然義大利並不限制機車上高速公路
,但是義大利人大多會自己判斷,他們知道機車在國道上如果經過大車的旁邊
因為高速的關係,所以大車旁邊會產生推力不小的氣流,會影響機車的騎乘
安全,甚至假如你騎車要超過一台大貨車,此時隔壁車道剛好又開過來一輛
大車,機車夾在兩輛大車中間,所造成的亂流幾乎會要了騎士的命,
所以他們一般不太會騎車上高速公路。
而就我十天以來所見也的確是如此,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跟團旅遊的行程有一半時間
都是在搭車,而且要趕景點大多一定都是走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這十天以來
我只看過唯一一輛機車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我想這也間接反應了騎車上高速公路
實在不是個明智之舉。
回國後,看到立法終於通過,也看到重機騎士的雀躍,及一般開車人士的不安,
以至於板上爭吵的文章始終無法平息。
說真的,原本我是反對重機上國道的,但是從國外回來以後我改變了想法,
每個人的生命本來就由每個人負責,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重機上國道既然已經由
國家合法規定,我們就應該去遵守,沒必要去反對或做過多的評論,就相信騎重機
的大哥們,每個都可以很好的保障他們自己生命財產的安全,也相信他們會騎上國道
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決定。
當然我本身是開車族,也很了解開車族擔憂的點在哪裡。說真的,既然台灣現行的法令
就是保護相對弱勢的一方(車禍一定是大車的錯),那我們也只能自己保護自己,
上路前行車記錄器裝好,在路上看到重機就盡量遠離他們,先求自保再說吧。
像樓主提到氣流
個人騎了五年的重機
在快速道路上 常常遇到沙石車等大型車種 不論是高速或慢速狀態下超他們的車(砂石車的速度也不慢)
都沒有遇過所謂的氣流會讓車子搖晃?
個人覺得大型重機的穩定性並不能以一般機車來相提並論
griffith967 wrote:
上周才從義大利旅遊回...(恕刪)
雖然我是希望紅牌上偶數號國道,但是先弄個試辦期評估我覺得還可以,原因是因地制宜...
因為早期法規的關係,演變成台灣現況是小型速克達滿街都有,甚至已經高過台灣人口了...
又因為台灣人口密度不低,因為地不太大,有用的地又在中央山脈以左,所以實際的密度又高出許多...
這代表什麼?代表重機上路要考慮擁擠,擁擠內包括4輪還現有的2輪,這遠比義大利門檻高...
在義大利,小綿羊根本不多,停車格也沒有台灣這麼難找,即使是羅馬跟米蘭都是,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重機上路習慣已經穩定...
反觀台灣,重機上路習慣還沒建立在民眾心裡,貿然全開放,如果有狀況也很難有配套或責任歸屬,所以這次紅牌先開放6號和8號還有3號新化以南也是合理,剛好這幾條就是車流量比較中等的地段...
高速公路非常擁擠、普通道路小綿羊也擁擠、重機停車格規劃不完全(只說比照汽車1格1台)、重機心裡沒有建立等,循序漸進的提升路權還是安全的作法...
包含提升重機能見度和建立民眾重機心理的普及化,這才算是信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