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和同學去了一趟東京,有兩天時間到伊豆旅行。原本我們是打算搭新幹線到熱海,再租黃牌的輕自動車或者Toyota iQ那種小小隻的就好,先適應路況和開車方式為要。不過同學約了她的日本友人同行,他把愛車開出來,於是我有幸試開了一段路,非常難得的經驗。

早上我們一行3人從東京出發,走東名高速道路,到足柄休息站停留片刻之後,便交由我來開上路。

終於在日本開到車了!心情是興奮中帶著緊張,因為我從來沒有右駕經驗!
不小心很容易犯以下幾個錯誤:
一、切向右邊時我很習慣把頭往後轉,卻發現視野完全不一樣;而切向左邊,往往也是習慣看一下後照鏡就直接切了,要一再提醒自己轉過頭去,但有時還是會忘記。
二、日本車雨刷和方向燈的撥桿位置和左駕車相反,因此要切換車道反而撥動了雨刷,或要開雨刷反而莫名其妙切了方向燈,這都花了一點時間適應。據車主說:日本車銷到歐美都會改變這個設定,而歐洲車進日本,只有方向盤換了位置,其它和日本車不同。
三、轉彎時如果前面沒車,往往會自動靠到右邊,經常打方向盤的時機不是太早(右轉)就是太晚(左轉),即時發現是可以調整過來,但可憐的乘客不怎麼舒服。
以上三點,大約在開了十來分鐘後可以適應,並不太因難。
不過我想,以後如果還有機會在日本開到車,最好寫個大字報時時提醒自己為要。
另外應該是個人問題,不知是不是太緊張?對於車身大小感覺不太抓得到(我在台灣常出差租車跑,自認「正常情形下」應該能掌握車子的長寬這些)。高速公路還可以,下來走一般道路後,路幅一下子縮小,日本道路又比台灣還窄,左側車身與旁邊人行道的距離令我相當不安。
伊豆半島的地形高低起伏,彎曲的山道特多,而且GPS帶我們走一些路幅僅容1.5台車,會車時要慢慢喬的小巷,想停下來換手也不行,因為後面還有不少其他車輛,這時我真後悔沒早一點把車子交還車主開。然而一路下來,從高速公路到一般道路,再到山道小徑都開過了,實在也很有成就感,自我感覺極度良好。

在日本開車的感想:
一、在日本開車很享受,道路品質之好沒話說,除非是刻意要你減速的設計,任何道路絕對不會莫名其妙來考驗車子的懸吊系統。但也有一點痛苦,過路費和停車費實在太貴了!

二、日本人開車比台灣人規矩多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廢話。狹窄的山道上沒看到有誰任意過彎切中線,連超車都沒有,遇到慢車就認命跟著慢慢開,如果不這樣真是挺危險的。

三、良心的建議:如果沒開過右駕,第一次在日本開車,最好還是乖乖租車較為安心。我算運氣好,萬一撞山壁甚至撞到人,可就一輩子賠不完了!日本人命很貴啊!租車好歹含保險,開朋友的車可得看他保了什麼險。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實在很抱歉,這些開車時的感覺無法用照片來展現,同行友人也沒想過要拍路上的照片,只好放張車子的照片稍稍補償。(車號已變造過)

有關對這台車的個人淺淺心得,放在MAZD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