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擠的市區中...上下班、上下課 你們會希望用何種方式呢?
1.兩輪戰天下
2.台北捷運公車太方便了(僅限台北地區..高雄的跟本...裝飾品還差不多)
3.有一台年稅金八千多的1200cc以下的四輪,甚至年稅金只要5000左右的600cc以下四輪?
4.11號公車無敵...
5.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我覺得微型車市場還是會有的,只是..
產品定位都不夠明確→1.2跟1.5價錢差不到5~10萬...
政府鼓吹節能減碳又不鼓勵微型車→換購微型車輔助等等
商人要錢→我就是要多賺一點!!
連印度都有一堆微型車可以選了..台灣...
雖然人民收入不相同,但至少人家有得選,我們幾乎沒得選...
放眼望去,現在1.2以下的車價,竟然還有比1.5略高的 (安全性、配備、先不考量)
1.2的車 隨便也要快50換..(SMART、107那種先不說...)
Colt Plus、vios、5x萬就有了..抓好一點的,再跟業務談個價錢
以台灣人注重 外觀(皮椅)+DVD(觸碰螢幕)+"馬力"的習性來看,大家都選1.5車系..
多個8~12萬 多了馬力,多了dvd,多了點面子(大一點看起來比較好?) 在台灣人眼中很划算..
當然..安全性配備會比較少..但是買車的台灣人,有幾個會看這種東西?
如果會的話...路上不會一堆安全性很差的車還裝著DVD停紅燈在看電視..
個人覺得政府應該提出的方案(參考參考啦,也許我考慮的不夠周全)
1.大車換小車輔助
2.路邊停車輔助 (可以停機車格or汽車格可以停兩台微型車)
這我知道有盲點..機車格都被停完了..那機車停哪 = =?
停兩台微型車,停車費算一半嗎? 那如果只停一台..大車也沒辦法停了..有點浪費
3.壓低商人售價
以上...大家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此篇僅討論,不喜勿入,這裡選擇性回文)
畢竟小車也不太可能會有多大cc數。
我個人也覺得以微型車的種類來看,車長低於3米8以下的車種比較能叫微型車吧!
目前市面上也應該只有Smart跟奧斯丁可以一個停車格停兩台(而且還不會凸出去)
我個人曾經擁有過一輛smart,所以我可以瞭解開一輛微型車在大台北市區有多方便。
偶爾要臨時停路邊時,也不會去阻礙到別人,路邊有許多一般車子停不進去的空間
也幾乎都是"微型車"的停車空間,這也是一輛小車的優勢。
但因為礙於微型車車型小,所以在安全的設計上面要比一般房車來的用心
用料也要更講究,相對成本也會提高不少,這也是為什麼微型車會賣得比一般房車還要貴的原因。
就像3C產品一樣,越小越精緻的產品,反而越貴。汽車產業也是相同的道理~
但是許多消費者並沒有這樣的觀念,反而覺得小車應該要比較便宜,因為小,感覺用料也比較少
不瞭解"價值"在哪,就像有次我開我的smart外出,有個媽媽很好奇的跑過來問我
他在考慮要買一台機車還是一台小車給他兒子上學用,他問我smart一台要多少,
我跟他說大概要七十幾萬的時候,那位媽媽感覺就像被雷電劈到一樣,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還回我說:「這一台小車要七十幾萬?我以為只要十來萬耶!!!」
這就是為什麼微型車在台灣會賣不好的原因,理由是就一般大眾不能瞭解小車的「價值」。
這是我的想法,給大家參考看看囉!
p.s 雖然我現在smart賣掉了,但是因為家裡沒車位停,將來如果有的方可以安置
我個人一定會在買一台的。

Fong Style Design ⊙_⊙㊣
FONG wrote:
我覺得"微型"車應該是指"車型大小"而不是排氣量吧!?
畢竟小車也不太可能會有多大cc數。
我個人也覺得以微型車的種類來看,車長低於3米8以下的車種比較能叫微型車吧!
目前市面上也應該只有Smart跟奧斯丁可以一個停車格停兩台(而且還不會凸出去)
我個人曾經擁有過一輛smart,所以我可以瞭解開一輛微型車在大台北市區有多方便。
偶爾要臨時停路邊時,也不會去阻礙到別人,路邊有許多一般車子停不進去的空間
也幾乎都是"微型車"的停車空間,這也是一輛小車的優勢。
但因為礙於微型車車型小,所以在安全的設計上面要比一般房車來的用心
用料也要更講究,相對成本也會提高不少,這也是為什麼微型車會賣得比一般房車還要貴的原因。
就像3C產品一樣,越小越精緻的產品,反而越貴。汽車產業也是相同的道理~
但是許多消費者並沒有這樣的觀念,反而覺得小車應該要比較便宜,因為小,感覺用料也比較少
不瞭解"價值"在哪,就像有次我開我的smart外出,有個媽媽很好奇的跑過來問我
他在考慮要買一台機車還是一台小車給他兒子上學用,他問我smart一台要多少,
我跟他說大概要七十幾萬的時候,那位媽媽感覺就像被雷電劈到一樣,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還回我說:「這一台小車要七十幾萬?我以為只要十來萬耶!!!」
這就是為什麼微型車在台灣會賣不好的原因,理由是就一般大眾不能瞭解小車的「價值」。
這是我的想法,給大家參考看看囉!
p.s 雖然我現在smart賣掉了,但是因為家裡沒車位停,將來如果有的方可以安置
我個人一定會在買一台的。
說的真好...我都忘了越小越貴的道理..
不過說老實話..這種東西的話,安全性我是完全不介意的,只要不解體或火燒就好..
比摩托車安全就好..(最好有快拆門設計..以防出事時門卡死打不開..)
當然,若有smart的潰縮效果是最好!!
這種車一定只在市區代步,就算要跨縣市也是走省道 絕對不可能上國道!!
但其實相同的東西..經過台灣的代理商..最少也要翻個1.5倍在賣= =
smart的撞擊測試我有去youtube找過看過..真的很強...前後都爛了 就座艙沒事

我也認同 微不微型應該以車型計,可..普羅大眾.......唉..算了 =.=
只是你的定義我覺得還算大了呢..3米8..yaris和fit就差不多這樣,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太大
我的定義是3米以下..哈哈哈!!
只是3米的車要擠進一個停車格..前後都要有點公德心..否則還是會凸出去= ="
我是認為政府可以定些法規,鼓勵民眾使用微型車於市區代步
但禁止上國道,(上了應該會很可怕..)
p.s 順便問一下~ smart換檔會不會頓的很大力呀@@?
買車不如買房
車子是僅次於房子的第二炫耀財
一個年輕人歷經職場心酸存到第一筆錢
若是用來買車絕大多數都會買1.8~2.0的房車
(包括長輩推薦與自我安慰心態)
其實台灣頭到台灣尾
不過300多哩路是有什麼須要到這麼大排氣量的汽車
看看日本600CC MINIVAN滿街跑
省了稅金油錢連入手價格都讓人心動
(台幣20~30萬就有)
可台灣不是
政府不宣導不補助不規劃
路上已經看過太多婆婆媽媽
連基本的路邊停車都停不好還開個冠美利
來擠壓原本就窄到可憐的馬路
又好比我門公司一些經理級
每天上下班明明就只有一個人通勤
卻硬是開著3.0的休旅車來回
又消耗掉多少資源與道路面積
台灣人這些根深蒂固的偏見要消除
除非等這些老人家死光~不然幾乎不可能
我開一台1.3的SOLIO天天被同事笑
可是偶爾跑公差需要車時卻每個都跑來借車
(說啥開我的比較省油~市區停車比較方便)
= =....fuck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