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去年底就開始走廣告的Tobe M'car以外,昨天開始個汽車網站也可以看到奇瑞汽車也開始有曝光的動作了
而這兩個品牌打的都是中國車,但台灣製造
我想台灣製造的部份,應該是為了強調品質有保證
會強調這一點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中國一直以來都存在黑心商品的問題
所以像去年很多家電、食品廠商都會特別強調產品是台灣製造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但中國車的設計、原創與本身的安全性問題,應該也一直是台灣消費者擔心的問題
今天只是把組裝過程切開拉到台灣組裝(我相信引擎等重要零件應該還是由中國方面製造)
這樣生產出的車輛,縮說組裝在台完成,但核心零件仍是來自中國,且整車的設計還是來自中國
到底這樣的產品,除了以低價(但其實根本沒多低,只是比台灣現行的國產車低一點,跟同品牌、同等級、同款車在中國的售價還是要整整貴了一倍以上,一倍耶,20萬的一倍就是40萬耶!)吸引消費者以外
從我的立場看,我覺得中國品牌在台灣的車子試圖以比現行國產車稍低的價格、多安全氣囊及其他配備來吸引你
但相對的,我依舊對車輛的剛性、結構與撞擊有很大的擔心與懷疑,而且網路上都有不同立場的網友各自舉證撞擊後得結果,有好也有很不好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給到10顆安全氣囊不加價,至少我都是會對中國品牌的車量安全性上沒信心
不過卻也可以發現似乎有一些網友對中國品牌車抱有期待感與好評,所以想借這個版來請教一下,有人可以客觀的列出其他會吸引你的點嗎?
johnnycc wrote:
除了去年底就開始走廣...(恕刪)
其實這位板主說對了一半,在台灣有關車輛的法規相當完備,
現行台灣的法規水準都有在歐盟的80%左右,更尤其是碰撞
法規都與歐洲並行了,既然可以在台灣上市,代表已經可以符
合台灣法規。
簡單說,法規的意義為最低符合範圍,也就是六十分的標準,
那要更高的水準,就需要更多的成本來對應,這是千古不變的
道理。
另外,大陸車的車價好像沒多低的問題,其實最簡單的比對就是
工資,大陸工資相對台灣便宜許多,更尤其許多零組件都是由大
陸發貨(運費增加),所以要多便宜其實有困難,除非直接由大陸
進口成車,這樣才有可能價錢會接近大陸地區。
像目前本人是開日系車,對於大陸車一開使沒有太大期望,試乘
後觀感更差(內裝粗糙,零件品質低落,引擎及變速箱搭配性差..等)
,寧願多花一點錢去買日系車也不願買大陸車。
以上,一點點的心得分享,謝謝。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