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晨報報導,「真空管道磁浮列車」項目2007年已列入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張耀平等專家申請的相關專利已被受理。
2004年12月29日,四川成都舉辦「真空管道高速交通」研討會,多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大陸專家參與。
會議探討建造一條與外部空氣隔絕的管道,將管內抽為真空後,在其中運行磁浮列車等交通工具,由於沒有空氣摩擦,列車將可超高速運行,縮短地球表面任意地點間的時空阻隔。因管道密封,因此可以在海底及氣候惡劣地區運行,不受任何影響。
中國「兩院」院士沈志雲在會上指出,超高速是21世紀地面高速交通的需求,真空(或低壓)管道式地面交通是達到超高速的唯一途徑。
沈志雲提出,中國應將目標定位在發展每小時600至1000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分4個階段推行,2020至2030年營運。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認為,在石油能源高度緊張的情況下,開展超高速磁懸浮列車技術研究更具特殊意義。
至於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的優越性,預估華盛頓至北京僅需2小時;本地旅行速度每小時350公里,城際間旅行速度每小時1000公里,國際間旅行速度大於每小時4000公里。
方便性上,真空磁浮交通任何時候搭乘、旅行,沒有時刻表,不需遵循交通部門制訂的出發時間,沒有延遲與停止,到任何目的地都是直達。
此外,真空磁浮交通僅占當前運輸能耗1%,材料節省達90%,使用可再生能源,無任何噪音,不受任何氣候條件影響,不會因不良氣候而中斷運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5/5/269mi.html
----------------------------------------------------------------------------------------------
這個Discovery 已撥過了,早已不是新玩意,科學家早就想過,在太平洋中建一條東京接美國的磁浮列車,還考慮過在海中的所有問題!
磁浮列車沒有空氣阻力的確是可以如此,也有機會實現!
可是中國人要申請專利就有點無言,專利是要有新穎性,有人發表就不能申請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