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科技日新月異,除了電動汽車、油電混合車外,許多新車款都配備大量電腦操控的機器與零件,與幾年前的車款相比複雜太多,連向來最會動手修車的老美也舉手投降。
美國不少修車廠和技工近年大嘆生意難做,因為現在的汽車從煞車到方向盤,處處都有複雜的電腦線路,不同廠牌和車款也不盡相同。
要修理這些高科技汽車,要有檢測和維修工具、相關資訊與技術、以及複雜的電腦線路圖解。但獨立修車廠必須花數千美元才能取得,讓他們成本大增。有業者因為沒有高科技零件和技術,或軟體重新啟動車用電腦,只好建議客戶回原廠或汽車代理商修理。
但對代理商來說,卻因此大賺一筆。美國汽車售後服務產業協會(AAIA)在3月研究發現,代理商的汽車維修費用,平均比獨立修車廠貴34%,讓消費者1年額外多付117億美元。因此外界批評汽車製造商試圖透過只跟代理商分享關鍵零件和數據來壟斷零件與維修產業。
情況之嚴重,連國會也要出手。目前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正討論是否通過修車權利法(Right to Repair Act),要求汽車製造商提供所有檢驗與服務工具。但汽車製造商認為自己研發耗資數百萬美元計的費用,不能就此白白把智慧財產權送給零件與修車業者,讓他們能自我生產零件然後便宜賣。
雖然國會還沒有通過這法案,但已有修車業者反對。認為政府插手,無疑是告訴客人他們不行,面子與裡子都討不到好處。因此有業者甘願自掏腰包和時間去學新資訊,和跟同業交換心得,就是不能認輸。
但新車款實在太多,有業者強調自己專修像油電車之類的特定汽車來自我區隔。在自我增值的同時,也要給自己建立一個專業領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