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若後輪Camber角加大(負值),在車輛過彎時,可以增加外側輪胎的接觸面積,增加抓地力。
不過…

如果是在賽車場中看到這樣的畫面,我一定不會吃驚,但是今天在台北的環快行駛時,突然發現前面的一部馬曲後輪趴下來了,心中第一個念頭就是煞車、避開,因為我心想它的後輪結構也許壞了,車輛可能會有失控的疑慮。
後來我發現是我神經過敏,原來人家只是改了一下後輪的傾角。挖哩咧~~~有一點給它改很大,我想應該有超過負10度吧,側面看起來輪胎好像要趴下來了。仔細瞧瞧,直路時他的後輪平面根本已經吃不到路面,只有輪胎的轉角部分在地上跑,我想這樣應該很快就吃胎了吧。

車室裡面有防傾桿,後座椅好像也已經掏空,真的好久沒見到這樣的改裝車走在街上啦。我覺得蠻有意思的,順手抄起相機給它胡亂掃射了幾張。
不要懷疑,小惡魔的相機一般都是切到連拍的自動模式的,這樣才不會漏掉各種突發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