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在外縣市念書
某天剛好逢假日回台北
下了國道客運後 我固定會招計程車回永和
車子下中正橋後我都會提醒司機下個路口(竹林路)不可以直接左轉
要到中興街口才可以轉
因為真的常常有警伯在那邊等...
司機表示知道後 繼續前行到達中興街口遇紅燈停了下來
司機杯杯說話了
『以前這裡的號誌燈是綠燈就可以左轉,後來改成要等紅燈後,出現左轉燈才可以轉,有一次我不曉得改成左轉燈才可以轉了,綠燈就給他過去,警伯就在那邊等我,馬上就吃了一張單,後來知道了要等左轉燈,有一次晚上整條路都沒車,我看前面也沒警伯,綠燈就給他轉過去,過去了以為沒事,沒想到過幾天又收到罰單,因為路口裝了攝影機,錄到了我沒有按照左轉燈左轉,唉,這樣要怎麼生活阿』
吐了一番苦水後 短短的10分鐘車程 司機杯杯又說了很多
以下是整理過後的精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伯最初的功用是維護秩序
因為有警伯會怠惰 會要顧人情 所以有了績效制度
但是警伯竟然變成躲在轉彎處和人煙稀少容易忽略號誌的地方等著人民來拿罰單
雖然說是我們違規在先
可是有些地方
是真的沒車 號誌只是參考的地方
警伯卻最喜歡在那邊等 衝業績 衝績效
時代在進步 警伯也進步了
開始用DV 用相機在天橋在路邊拍攝違規行為
光靠罰單的收益
政府每年都進帳不少
時代又在進步 警伯也又跟著進步了
路口開始裝設無數的攝影機
警伯們卻躲在冷氣房裡 看著電腦蒐集人民違規的證據
路上的秩序呢?
多半是計乘車司機所擔任的義交在指揮交通
排除刻意違規的那種人外
倒楣的是誰?
是無辜的用路人和計乘車司機
舉個例子
如果今天高速公路上把"前有測速照相 請減速慢行"的牌子通通撤掉
我相信 罰單的收益一定會大幅成長
但是 相對的 車禍的比例一定會大幅提升
因為"目的"不一樣 作法就會不一樣 當然成果就會不同
要收錢=> 就撤牌=> 就是賺很多錢發生很多車禍
要安全=>就設很多牌=> 就是賺不多發生很少車禍
反觀一般道路上
目的到底是甚麼?
要人車都安全 無事故發生
是不是安排多一點警伯或交警在各大路口"可見之處"會比較好?
不但可以嚇阻違規事件的發生 更可以維持交通秩序
但是現狀卻是警伯拼命在暗處開單
讓你先違規然後再跟你說你違規了要跟你收錢
但是有沒有想過
在違規者收到罰單之前
會不會已經因為它的違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車禍、死傷...等)
那真的是政府及警伯要的結果嗎?
以上是那天遇到的計乘車杯杯講的東西
我承認我自己有想類似的問題 也很認同杯杯的看法 所以我才想來發文
純分享感受
如果這種文章不適合出現在這邊
我會立刻刪文...
是不是安排多一點警伯或交警在各大路口"可見之處"會比較好?
不但可以嚇阻違規事件的發生 更可以維持交通秩序
這說法也對, 但往另外的方向想, 沒有看到警察站在路口, 是否就表示這邊是安全的, 我可以『安全的』紅燈右轉, 不必擔心一轉過去就看到警察在跟我招手?
但是現狀卻是警伯拼命在暗處開單
讓你先違規然後再跟你說你違規了要跟你收錢
這作法反而會讓我守法, 因為我不知道下一個彎口, 是不是有陷阱在等我, 就算是景氣好的時候, 也沒有閒錢可以去繳罰單, 而且越是卑鄙的作法, 更是讓我刻骨銘心, 永遠記得這個痛
比方說, 以前騎摩托車上下班, 經過復興南路, 太陽太大, 不想曬太陽, 就騎到快車道, 上面的捷運剛好可以擋陽光, 於是就有警察躲在捷運柱子的後面, 專拍像我這種騎上快車道的機車, 因為沒看到警察, 也沒看到閃光燈, 當然不覺得自己已經被照了, 當我接到第一張罰單, 我心裡想的不是這張, 我心裡想的是, 慘了, 我上星期都是這樣騎的, 不知道被拍了幾張, 從那次之後, 我就乖乖的呆在慢車道上
現在很多罰單都採用錄影舉發, 所以我現在開車雙白線能不踩就不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