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國一南下五楊高架出口設計有問題

怨念聚合體 wrote:
道路設計一般能做直的,就不應該故意規劃成彎的!
因為長途駕駛不可能眼睛一直緊盯著道路的每一條線,那會疲勞得更快
所以這種突然出現的拐彎,或道路縮減就很危險


同意!看國外道路會有故意設計成蝌蚪狀彎曲的道路,不過好像都是在住宅區或學區等行人多的地方,而高速公路車速快縱使離開主線閘道速限60時,道路過於複雜變化的設計也是容易發生意外!一堆人說精神不繼或技術不熟就不該上路,但道路設計本來就要盡量作安全規劃減少辨識度不佳時導致意外發生!但國內交通相關規劃人員長期忽視使用者角度,很多道路標示對外地者非常不友善,很難讓外地用路人第一時間明確判斷出正確選擇!再加上各地方政府各自為政,標示畫線都沒有統一,這讓用路人也難全台都用一致的標準去判斷遵守!
anne0904 wrote:
首先,正常情況之下,...(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幫您寫郵件給高工局,引用了您的建議改善規劃圖,得到了以下的回覆。

主旨:有關臺端反映楊梅休息站前道路標線改善工程建議案,復如說明,請查照。
說明:
一、 依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114年4月1日管字第***號函附臺端114年3月28日致局長信箱反映事項辦理(編號:***)。
二、 經查國道1號高架南向銜接楊梅休息站口路線設計及交通設施均依照公路路線設計規範辦理。
三、 經統計分析楊梅休息站入口過去故資料分析顯示,事故原因主要為使用輔助駕駛系統、疲勞駕駛、分心駕駛等,均屬於用路人操作或個人身心狀態所導致之交通事故;爰本分局針對前述事故原因辦理相關精進作為,為提醒用路人減速,沿線自主線依序降速100→80→60,並設有相關速限標誌及地面標字,而為加強提醒與警示,本分局已陸續增加交通工程設施,包括增設路面速限標字、交通桿、導標、護欄設反光浪板、跳動路面減速標線、及113年10月28日再增設視覺化減速標線,以強化警示效果。
四、 有關「網友建議改善標線之設計圖」,將往湖口車道移至分隔島左側大槽化區1項,說明如下:
(一) 因現地條件受限,包括71.7k下游道路寬度不足配置足夠車道長度、休息站匯入主線之加速車道長度不足及下游端路權受限等因素,致左車道之設計速率僅能達60公里/小時,爰最高限速僅能訂為60公里/小時,先予敘明。
(二) 若將國道1號五楊高架南向續行往湖口車道(左車道)設於分隔島左側槽化區,因下游端路權受限,往湖口車道須於71.5k前縮減完畢,無法順接開放路肩,形成4車道→3車道→4車道(含1線開放路肩)之行車瓶頸,即此配置將造成車流嚴重回堵;倘往湖口車道於71.8k附近始漸縮,楊梅休息站則無法配置足夠之加速車道長度,即楊梅休息站車流無法安全匯入主線,爰臺端建議方式受限於下游端路權寬度不足致有前述困難,經評估為不可行。
(三) 綜合考量國道主線車速快、右側匝道路段與主線之速差、區隔匝道出入口車流、避免主線車輛失控衝入休息站等因素,與右側匝道路段之車輛須有區隔設施,爰採取現況配置方式,且目前車道配置均符合設計規範。
(四) 另增設楊梅休息站之初,即考量後續國道管理需求,分隔島左側槽化區係預留後續「國道1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車道銜接需要之空間,並劃設槽化線以防駕駛人誤闖,可避免楊梅休息站配置二次施工及浪費公帑之情事,爰採取現況配置方式,且目前車道配置均有符合設計規範。
五、 本分局近期已於本路段增設警示標誌,提醒用路人注意前方速限降低應小心駕駛及請勿使用輔助駕駛系統等標誌之強化設施,並於休息站進口上游標線每2公尺加密設置雙排360度強化玻璃標記,後續已規劃再辦理強化作為,包括擴大槽化區範圍,以強化警示效果。
六、 綜上,本分局將持續加強監視車流運作情形,視需要滾動檢討及研議精進作法,並將臺端建議事項作為後續精進作法之參考,另研議納入「國道1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計畫一併考量,列為優先作業。
七、 臺端關心路政,特致謝忱。
01真是臥虎藏龍,專家一堆!

事件後也白天經過二次,八、九十公里時速也毫無問題。

發生意外車輛有幾輛依速限經過仍發生意外!若道路設計有問題,意外不會這麼少!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