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這種東西, 個人認為, 只有人寫不出來的軟體, 沒有軟體做不到的事情;
換句話說, 沒有人可以寫出一套沒有 bug 的軟體.
軟體有 bug 就修正, 沒什麼話好說的;
重點是, 要有發覺 bug 的靈敏度和事後修正的態度.
在下是做產線測試的測試軟體開發工程師,
有時候在做壓力測試來驗證軟體的穩定度和正確性.
前一晚送進去做壓力測試, 隔天再來看報告來看是不是有異常;
檢查的點, 就是有沒有特殊的數據跑出來, 根據這些的東西來確認是否軟體有問題.
簡單舉個例子,
在下說一群人之間, 有 "一個" 噸位超過 300 Kg 的人在裡面, 大家會覺得這是個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是如果在下說, 在這群人的 "平均噸位" 超過 300 Kg, 保證大家會很好奇, 怎麼會有這種事情? 發生在哪?
因為, 這類型的事件, 不是不會發生, 而是發生的機率太低..
而在軟體裡面, 這種發生機率太低的東西, 往往就是軟體 bug 發生的地方,
要怎麼讓這種事情發生, 那就得用壓力測試, 看大數據來做分析才找得出來.
換來主題.
重機能夠跑多快, 在下不清楚.
但是, 看完有人實測的影片後, 可以想想,
在一個上坡的路段, 然後在 2/25(228 連假前的周五) 下午 5:00 左右,
用平均速率 142 Km/Hr 的方式騎完 1 KM.
在下不會覺得達不到, 而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在下認為實在是太低了.
如果今天是定點測速照相機, 在下認為是合理的;
但是是平均速率 142 的話, 在下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就是極低的了.
而畢竟這種情況是違法的, 警方當然依法開罰.
但是警方在這種情況下,
最好先調閱監視錄影器來佐證機器的部分沒有異常(包含軟體測試的部分),
畢竟這是關乎到民眾的權益.
依據目前新聞上所記載的報導, 看起來警方似乎沒有做這部分的篩選, 發現就直接開罰;
都是民眾發現異常後申訴才知道有問題.
最後, 請容在下敘述人性..
如果沒必要, "一般民眾" 接到這種罰單, 基本上會直接繳費了事, 包含在下..
除非要扣牌還是其他的懲罰, 才會去申訴..
畢竟罰單這種東西不像一般的補稅, 有專人會處理(此專人是經手人, 會先調閱相關的事證);
需要調閱很多的資料來確認, 而且很多的資料都是一兩個月前的數據, 難找兼麻煩阿....
在下沒有想筆戰的意思, 亦沒有偏向哪一方,
僅對於此事件是否真實發生有點好奇而已.
zero_d8975369 wrote:
換來主題.
重機能夠跑多快, 在下不清楚.
但是, 看完有人實測的影片後, 可以想想,
在一個上坡的路段, 然後在 2/25(228 連假前的周五) 下午 5:00 左右,
用平均速率 142 Km/Hr 的方式騎完 1 KM.
在下不會覺得達不到, 而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在下認為實在是太低了.
如果今天是定點測速照相機, 在下認為是合理的;
但是是平均速率 142 的話, 在下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就是極低的了.
不好意思
既然重機能夠跑多快你並不清楚
那又如何能斷定在一個上坡的路段, 2/25(228 連假前的周五) 下午 5:00 左右
用平均速率 142 Km/Hr 的方式騎完 1 KM的機率低?
借一下35樓與40樓網友的說明
你連第一點車子性能的答案都不清楚
就能斷定機率低有bug?
測試軟體開發工程師是這樣幹的嗎?
即使是上坡, 也要看坡度, 5度是上坡, 10度也是上坡
不同的坡度, 只要車子性能馬力扭力足夠都能克服, 這是第一點
更不說那段真的是上坡?
另外再加上測速區間前面路段也是直線, 進入區間測速路段前就已高速就不無可能
第二點, 說是下午五點左右也不到五點, 換言之很多人還沒下班出工廠或公司
這樣要斷定路況一定沒辦法所以機率低??
鄭捷當初在捷運上做案也是選擇下午四點半左右
要是下午五點後, 以捷運那人潮密度, 鄭捷才根本不可能大喇喇做案
142機率低
是因為很少有人敢騎那麼快所以機率低
和機器突然測出142的機率低概念是不同的
況且區間測速的計算原理並不複雜, 單純只是時間除以距離
唯一可能出包的就是兩台照相機的時間不同步
上面我貼的2020年新聞標檢局也承諾在2021年會做出改善
5分鐘校準一次, 並不是什麼複雜的軟體bug
這點邏輯, 那些沒事愛騎車跑山的猴子可能書念得不多腦袋不太好的不懂我不怪他們
你真的是測試軟體開發工程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