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有時候塞車到盡頭卻是很正常

別吵了, 這現象要等到 車連網系統 啟用才有辦法解決

每部車上路後就是連接網路, 你只能輸入目的地, 其他的由電腦接手安排

所有車輛都由統一的管理系統管理才有辦法發揮最大的運輸效能

在此之前任何一部龜車都會造成塞車.......
redsnake1225 wrote:
有時候我們在國道塞...(恕刪)

哈哈哈
我也有這個困惑,就是某一段塞,但是到了某個地方突然通了,大家狂加速
但是也不知道剛剛那個環節有什麼東西讓大家都變慢了~~~
ethan567 wrote:
若100km→0km煞停,需55m,時間是3.9秒
煞停普通爛車差不多55m跟超跑比只差一秒...
普通車加速12秒跟煞停4秒比分不出來無法區分???
簡單的邏輯就有問題當然其他的不懂
..(恕刪)

這是那一種邏輯? 是看不懂?
車距的前後是兩台不同的車
不是同一台車

不是"加速12秒"吧! 是 5-12秒都有可能( 長度40m-200m)
不能拿其中一個可能當成是普遍性/必然性的可能
表現在車距上的是"距離" , 而這個長度
煞停距離是38m-55m 都有可能 , 和加速距離 40m-200m的可能 , 兩者是重疊的
所以說, 無法區分
汽車機械上的反應, 兩者的Range是重疊的 , 是可能會相同的
差別是
當前車發現狀況踩下煞車的時候, 此時後車駕駛的腳卻還放在油門上,是一個人踩煞車,另一個人踩油門的差別!
等到狀況解除,前車開始踩油門加速時, 後車不知道狀況解除了!仍然是踩煞車!
煞車停止距離= 空走距離(反應時間+換腳時間+踩入煞車時間) + 實際煞車距離(實際煞車開始作動時間)

ethan567 wrote:
舉個更簡單的例子:若行駛100突然看到前有測速80
你突然急煞有辦法剛好煞到80??
若你有辦法但後車沒看到照相機他有辦法跟你一樣一次踩到80??
..(恕刪)

煞停距離 這要看 磨擦係數, 0.85(16m) , 而0.5(30m)
不是每台車都會超速?
應該是 速限變更的路段 由速限100km 降成 80km 速限
這根本沒有問題, 視距 100公尺內,肉眼都應該看得清楚, 眼睛最好的蒙古人能看到2km外

由100km 降速到 80km 機械上的煞車只需要 16m-30m(地面上1.5條-3條車道線的長度), 由100m外,前車眼睛看到測速,降速80km,,加上人類反應時間(到踩下煞車),車子就已經空走 12-15m這個距離,即後車沒看見,受前車制約才降速,也完全綽綽有餘

差別還是在反應時間

qqreal wrote:
總和大家找到的資料...(恕刪)


大家依序排隊前進就不會有變換車道插隊的狀況

現實面是,一定有駕駛會因為某些原因落隊

結果被插隊,後方車輛有樣學樣,變換車道插隊

惡性循環下,大家塞死,台灣的安駕觀念太薄弱了

開車不專心的一堆,速度無法分流,慢車道超車,超車道定速

追到底就是考照制度太浮濫,導致大家走行在路上,對交通規則的輕視

要改善,很簡單,嚴格執行加發取締獎金,以大家對小朋友的重視程度

很快就會有所改善的
lch0564 wrote:
大家依序排隊前進就...(恕刪)


跟著車流走,有些人就是喜歡自己亂走,或是慢半拍,開車做別的事情,更誇張的是有的人慢車開習慣了,不想跟著車流走。
北歐國家在車流量大時警車會一排上路,做路障式引流,目地是讓任何人都不可以超車。這是先進國家的做法。至於民智還未開化的地方,用講也講不懂的。他就覺得別人開太慢,不是他超車的問題,有人在這題出這麼多的實證和科學研究,他不知道是沒讀書還是看不懂?硬是要拿自已十幾年的開車經驗下定論。看得我都累了。
qqreal wrote:
北歐國家在車流量大...(恕刪)


之前去日本玩時,有試著窩在路邊觀察過日本的交通狀況,發現日本人開車很有默契,本來還以為會看到像台灣的發呆駕駛,結果沒有,很失望

主要還是默契啦,講其他的都不重要,駕駛之間沒有默契,交通狀況一樣打結。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