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niader wrote:光縮車道應該不夠再多生出一個車道來, 還要把原路肩部份加入才夠,我家這邊就有部份擁擠路段再擴一個車道出來, 結果就原路肩幾乎沒 留著路肩是要幹嘛?是要放任四輪違規停車,還是讓機車能夠鑽水溝蓋右側超車,然還再來吃個內輪差被壓扁?消滅掉路肩,不用看機車鑽車縫,讓車好開比較重要啦!
都市的道路規劃沒有跟上重劃區的建設。道路規劃是幾十年前的產物,但隨著重劃區高樓興起,車道增多,公車增加,路幅路寬還是一樣,這在南部高雄,北部的新北市,桃園都可以看到。一條雙向道路,路幅寬度不到12米,兩邊都是高樓預定地,糟糕的還是商住混合。在同樣的路幅,增加一個專用的左轉車到,對於直行車的慣性駕駛,在夜間很難注意到地上的標誌,臨時變換車道,增加危險性的機率。怪官員,但想想那些土地,民代哪個願意看到自己的土地被徵收去做道路呢?
小保羅155 wrote:「左轉偏斜待轉區」則能釋放車道、簡化號誌時相,提升整體通行效率與安全性。 雖然google map 是2024年7月的,但可以先查完再來發文看新聞拍攝地點的街景一直只拍路口不拍前面我是不知道要沒變換車道的狀況下要怎麼開才能不小心開到忽然變成左轉專用道了?
小保羅155 wrote:交通規劃者的智商😰...(恕刪) 聰明的人都知道,在台灣交通本來就是無解的問題!這也是過度民主社會的亂象~奇怪以前老師教我們不都是少數服從多數嗎?怎麼變成少數會吵的就贏了?居然要為了少數的那些人去更改用路環境?台灣交通規畫也一直在輪迴妳改成A方案,B、C兩派在罵~妳改成B方案,A、C兩派在罵~妳改成C方案,A、B兩派在罵~相信我在台灣交通規劃一定不可能100%完美的,不管怎麼改都有人一定會罵!
小保羅155 wrote:交通規劃者的智商😰...(恕刪) 影片裏中博高架橋還在耶, 什麼時候的影片了?中山路一堆路口早就改成偏心式左轉車道了,特別是影片拍的那個路口。沒空來高雄至少也用 google map 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