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行駛下雨積水路面,前驅強還是四驅強?我和hughkk大,其中一個人要被打臉

hsnu786 wrote:
怎麼能後厚顏無恥到這種地步!!

4驅138: 前後驅34+2
多數大家打臉你耶!!
你當大家看不懂圖表 & 中文嗎??


這是車友投票,又不是專業測試~你就當是金科玉律呀?

跟以前輪胎流行充氮氣時,也是一堆人說氮氣是惰性氣體,
結果氮氣根本不是惰性氣體!
哥白尼提出地球繞著太陽轉,也是朝多數人反對質疑迫害,
伽利略認為哥白尼說的應該是正確的,被視異端而遭受宗教審判...

不是人多就對!OK!?不要傻傻的只會隨波逐流!
好心沒好報,誠摯終召嫉.....
hughkk wrote:
他這個投票問的其實是「感覺」哪一個比較安全
但這138位四驅支持者的「感覺」與科學的測試結果,其實是背道而馳的


反正之前用了9000萬中英文網頁跟我親拍收藏2台達卡7連霸& 9連霸車款儀表台打臉你所謂 "VSC系統可以幫助越野脫困",反正你還可以一個人活得好好的在一個人的武林自得其樂。繼續演笑話給大家看啊!!

你不是說要風向,就是給你風向,數字大小不會比嗎??

你不是要打臉亞洲車神陳和皇在01上的言論??!! 反正就是一個笑話。

對了,我人生收藏第3台達卡10連霸LC300 GR SPORT,已經到貨,我也可以拍照繼續打臉你,VSC在越野時都是關閉的,哪裡還來幫助脫困!!不信,想看實車,台灣也有,水貨698萬。

再繼續告訴大家沒事可以在高抓地力的路況,為了好玩,可以把海力士分時4驅打到4H只為了"好玩"的理由啊!!(再次強調,這樣有機率會斷軸死人的,真的不要亂玩~~)
Pink Floyd wrote:
不是人多就對!OK!?不要傻傻的只會隨波逐流!


說一句實在話,很多人的討論都是沒質量的。拿一堆車比來比去,立基點就是錯誤的。
真正符合科學原則,是必須用同一台車,同一套輪胎,同一個車手,同一個時段/路段,下去測試,使用不同的驅動模式下去實測。想想看你小學自然科學老師怎麼教你種綠豆~~懶得重複了
就我知道市場是有3台 PAJERO BMW M5 特斯拉 可以~~~我之前就剛好有蒐集一台PAJERO,我自己親自長期操PAJERO,與下列2個影片同感。國老外已經拿了M5 跟 特斯拉在 滿足綠豆實驗條款下,實測給你看。

BMW M5,濕地。
0~60MPH,
RWD 9秒
AWD 4秒多 請停格8:37秒,AWD下去跑0-60時,有拍到車手是有關閉DSC OFF啊 跟RWD 一樣都有關
這邊沒人教你去飆車,不要扯遠了。


又來了一個國外測試影片,這次不是拿之前的BMW,又換一個牌子了,同一台車/專業車手,切3個模式,比的是秒速,AWD以94秒完賽,最快完成,差距最大快了7.3秒。 前驅最慢101.3秒。差異7.3秒很大,不是那種1-2秒的誤差範圍!!

再一次強調,這邊沒人教你去飆車,不要扯遠了
如果高速雪地當成濕滑大雨的高速公路狀況,專業車手換成普通人,但是規則變成不競速安全駕駛第一,要求前/後/4區/3種狀態,都必須跑110秒剛剛好到終點,早一秒都不准,晚一秒也不准。邏輯上而言AWD會開起在最從容,最沒有壓力





想想你的小學老師教過你什麼,用你的邏輯想想,在滿足科學實驗邏輯下,上述影片狀況中,哪種驅動讓你開起來最從容自在沒壓力? 如果看過了上述2個影片還要嘴硬,那就自己沉醉在自己世界裡吧。
我最近很忙,正在想破頭如何改我的新4驅玩具,而且又快要聖誕,還沒辦法決定要開哪一台出去度假!!LC300 GR 也來不及改~~~所以懶得回太長,很多是以前回過文,抓精華重貼,有空歡迎大家爬我的文,就會知道我為何會特別要噹2驅魔人。
naru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2023-12-07 18:51
Pink Floyd

開頭講水漂~後面又大亂鬥,就你知道4WD/AWD的優點嗎?~~就像要跟哈維爾比跳高~然後跟我講喬登籃球空中飛人世界強~我當然知道喬丹籃球強呀!

2023-12-08 11:49
hsnu786 wrote:
反正之前用了9000萬中英文網頁跟我親拍收藏2台達卡7連霸& 9連霸車款儀表台打臉你所謂 "VSC系統可以幫助越野脫困",反正你還可以一個人活得好好的在一個人的武林自得其樂。繼續演笑話給大家看啊!!

這樣算不算是開啟vsc幫助脫困?應該算吧

同樣的問題一直無窮回圈洗板面,非常浪費資源

hsnu786 wrote:
對了,我人生收藏第3台達卡10連霸LC300 GR SPORT,已經到貨,我也可以拍照繼續打臉你,VSC在越野時都是關閉的,哪裡還來幫助脫困!!不信,想看實車,台灣也有,水貨698萬。

你跟之前我在audi板遇到的一個土財主一樣
講理講不過就會開始炫財力
Fa1con

阿魯米嗎?[大笑][大笑][大笑]

2023-12-08 10:56
Pink Floyd

以前有CHIAWEI的~音量分貝計算搞不清楚,被吐槽後,惱羞成怒嗆說他雙碩士學位,硬要凹成對的!丟臉呀!

2023-12-08 14:49
講到後面又變大亂鬥
水漂就講水漂...而且應該更是縮小為直線前進遇積水
抓地力或操控相關就不要再討論
在沒有真的對照組下,都只是相對客觀不是絕對客觀

綜合上述某些論述跟本後驅車最強???
第一前輪無動力
第二前輪破水後,積水更少後輪水漂的機會理應比前輪更低
有前輪不漂後輪漂的嗎?強調是在討論水漂不是抓地力

馬力小=安全...實際上的意義就是開慢才安全,反之另外一面就是超車很難比較危險
hsnu786 wrote:
BMW M5,濕地。
0~60MPH,
RWD 9秒
AWD 4秒多 請停格8:37秒,AWD下去跑0-60時,有拍到車手是有關閉DSC OFF啊 跟RWD 一樣都有關

這跟我一開始說的沒有衝突
四驅對加速比較有利,但這對操控安全沒有加分


hsnu786 wrote:
又換一個牌子了,同一台車/專業車手,切3個模式,比的是秒速,AWD以94秒完賽,最快完成,差距最大快了7.3秒。 前驅最慢101.3秒。差異7.3秒很大,不是那種1-2秒的誤差範圍!!

你這個影片剛好呼應了我前面所講的
fwd雖然在雪地不是最快,但是卻很安全,那個youtuber在影片中也是這麼說


hsnu786 wrote:
想想你的小學老師教過你什麼,用你的邏輯想想,在滿足科學實驗邏輯下,上述影片狀況中,哪種驅動讓你開起來最從容自在沒壓力?

應該前驅吧,大部份的賽車,入門級別賽事通常都是用前驅車
因為它最容易上手,穩定度高
你那部特斯拉影片裡的youtuber也是認為fwd很安全



hsnu786 wrote:
有空歡迎大家爬我的文,就會知道我為何會特別要噹2驅魔人。

有空看看NHTSA這篇文章,就會知道為什麼你的理論會一直站不住腳
https://www-esv.nhtsa.dot.gov/Proceedings/25/25ESV-000260.pdf
inconceivability wrote:
綜合上述某些論述跟本後驅車最強???
第一前輪無動力
第二前輪破水後,積水更少後輪水漂的機會理應比前輪更低
有前輪不漂後輪漂的嗎?強調是在討論水漂不是抓地力

雨天開直線的話我認為不論什麼驅動方式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關鍵還是在那幾樣因素

水漂現象之影響因素
一、水深。
二、車速。
三、車重。
四、胎寬。
五、胎紋深度。
六、胎紋設計。
七、胎壓。
八、積水黏稠度。
水漂現象之發生原因
一、車身過高。
二、車身不平衡。
三、胎紋不足。
四、深水區。


如果是在激烈操控的賽道,後驅會比較吃虧
因為彎道中過多的動力就可能會讓後輪撇出去
其次是awd
最穩的則是fwd,因為後輪沒動力,基本上都會穩穩的貼著地面不太滑動
最易於操控

https://fastestlaps.com/tracks/autocar-wet-handling-track
這是autocar做的濕地賽道排名(前面有貼過)


紅框的五台都是前驅
可以看得出來,積水的路面,前驅車相對於四驅和後驅更易於操控
那五台前驅馬力都不大(最大不超過250),論馬力重量比也比四驅差
但仍可以以小博大
水漂就是輪子漂起來...討論儘量單純化
直行的時候,相同速度遇積水誰最穩?看起來是後驅!?
而即然是相同速度,馬力就是假議題

在世界競速比賽中,下雨天跟WRC就是四驅最快...這沒什麼好爭
各賽道單圈最速應該也不會有前驅
但是不是最安全原因就很複雜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對車輛的掌控能力
所以才會有馬力小=安全這種論點出現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在世界競速比賽中,下雨天跟WRC就是四驅最快...這沒什麼好爭
各賽道單圈最速應該也不會有前驅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932136636882739
截錄其中一段文章
【法國人不是只會喝咖啡】
他們還很擅長開著前驅車在柏油路上撒野。
記得前幾次我提過的雷諾當家車手Jean Ragnotti嘛?
這回來向你們介紹標緻的王牌Gilles Panizzi!
1996、1997 Gilles Panizzi開著影片中這輛標緻306 Maxi橫掃整個法國拉力界,連拿下二年法國拉力賽冠軍,從此成為標緻廠隊車手。Gilles Panizzi可謂柏油路之王,其在1999~2003間於世界拉力錦標賽的七場勝利全是柏油路面。在2002年的西班牙站時,還因為領先第二名高達45秒,索性在比賽中一個髮夾彎中自顧自地原地360度燒胎,好好地娛樂觀眾一番,好狂,真的好狂!


除了306 maxi之外,另一款citroen的Xsara(前驅) 也是柏油路賽道的常勝軍
hughkk wrote:
https://www...(恕刪)


這種例子有多少?比例佔多少?
後來車廠漸漸知道,短軸2廂車有另一種優勢,所以後來變怎麼樣已經很清楚
所以為什麼我說在沒有真的對照組下,都只是相對客觀不是絕對客觀,因為還有其他變因

紐柏林最速量產車Mercedes-AMG One自己研究看看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