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抓到了!買車天價元兇?

身為台灣人當然很讚賞台灣在過去有努力過開發電動車這條路,但這影片的用心真的令人憂慮。
除了只把優點說出來,那為什麼會失敗、原因為何、炮打貨物稅與裕隆關係??

依據文獻「原來半世紀前臺灣就有電動車!」記載,從1973~1988年清華一號已經陸續開發到第八代,持續沒辦法解決電動車的幾個重要問題,包含著面臨電池性能未能配合、成本過高及生產品管能力等條件限制。

在影片中更提到所謂交付郵政使用這件事,最後也因為 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電池易老化、載重量有限等情況待改善;「清華四號」在使用期間還發生過電瓶爆破起火、電瓶過重、導致剎車不良、機械及控制系統時常故障、充電或使用時電流過高、馬達密度不夠,以致絕緣不良而大量漏電等狀況....

這些技術也紛紛在近幾年才陸續被克服,試問拿著一個尚待量產的研究產品,來下這種影片及文章標題.......
Amduscias

因為罵裕隆有流量,他之前罵過賺爛當然繼續找東西瞎掰來罵,講的我以為我活在1970年代,根本笑死

2023-12-06 23:53
看看不同的角度跟世界,或許會對台灣的資訊更好

魔法師達人 wrote:
依據文獻「原來半世紀前臺灣就有電動車!」記載,從1973~1988年清華一號已經陸續開發到第八代,持續沒辦法解決電動車的幾個重要問題,包含著面臨電池性能未能配合、成本過高及生產品管能力等條件限制。

在影片中更提到所謂交付郵政使用這件事,最後也因為 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電池易老化、載重量有限等情況待改善;「清華四號」在使用期間還發生過電瓶爆破起火、電瓶過重、導致剎車不良、機械及控制系統時常故障、充電或使用時電流過高、馬達密度不夠,以致絕緣不良而大量漏電等狀況....

倒果為因、混淆視聽。
黨國將資源圖利少數政商利益團體,造成清華一號無法走下去,「電瓶爆破起火、電瓶過重、導致剎車不良、機械及控制系統時常故障」,這些挫敗本來就是起步會遇到的try and error,但國家資源為何不投入?
那隻賊為何能獨吸資源,政策保護,弄到連一台車都走不出抬面,整個汽車產業一蹶不振?
小保羅155 wrote:
倒果為因、混淆視聽。...(恕刪)

又說國家資源不投入、又說某車廠獨享資源?請問你的資料來源在那邊?弄得大家很亂。
另外,進口車高額的稅金是進政府的口袋(個人也繳了一台份稅金給政府),試問你又是從那看到是進某車廠口袋〔60年拿海量補助讓全國高關稅?〕?
國內所有國產車廠都因為進口車受高額稅金影響,而獲得一定的售價優勢,賣的最好的不就是和泰汽車嗎~歡迎你也去噴一噴!
順帶一提,電動車當時已經獲得裕隆汽車、三富汽車、東元電機、士林電機、唐榮公司以及厚德電池公司的重視……還向交通部申請使用牌照燃料稅,準備投入生產。 別再說人家不重視,搞不好人家還賠了一屁股。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