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Toyota 氫燃料車生產線 (坐在不定時炸彈上面嗎?)

seven ok wrote:
台灣就跟著美國政府,
一起全力發展就對了。


拜登今年簽署了90億美元投資一系列綠色氫能計畫耶~~~
美國8月通過的《削減通膨法案》, 其中對於氫能源的開發是最具劃時代的改革力量, 在《削減通膨法案》下,綠氫能源每公斤生產將可以得到3美元的補助。部分專家估計,這將大幅削減綠氫生產成本達一半以上。
ps: 氫能根據生產方式的排碳量可以分成綠氫(Green hydrogen)、藍氫(Blue hydrogen) 、灰氫(Grey hydrogen) 等。灰氫的生產過程利用化石燃料,綠氫則是使用太陽能或風電等綠電,將水電解後產生的氫氣;使用綠氫的氫燃料電池發電,就幾乎不排碳,副產品只有水。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2327
jhlien wrote:
拜登今年簽署了90億...(恕刪)

美國錢多,,
甚麼都想發展,
補助氫能源,
也屬正常。

相信對於純電車的補助,必然更多。

wimax 也是美國來的,
最後,也沒能成主流。

對於氫能源,
台灣的大公司,
著墨甚少。

其實,不是不知道,
聰明的很,
因為,利之所在,
天下趨之。

好賺先賺,
難賺以後再說囉。
lordkon wrote:
看的出來該車把兩個氫容器安裝在椅子旁邊
萬一出了車禍
是不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加上氫電車零件多不少
也比一般電池電動車的複雜許多
生產銷售成本
應該也會增加不少

美、中、日、韓等各國競相投入氫能源開發
氫能源何去何從
夢幻燃料
中國也壓寶氫能源
將來能否用大量應用在汽車,樂觀其成,多一個選項何樂不為

電池除了固態電池,還有取代鋰的其他電池研究都在進行
畢竟鋰的蘊藏量根本支持不了幾年全球汽車都改電動車

多方向研發樂見其成,何樂不為?
總比各位以管窺天冒充自是專家亂下斷言
ace ventura

你LAG了, 鋰的蘊藏量比鉛還高70%, 每年開採量只有鉛的1/70, 怎麼可能不夠? 只是開採成本高, 現在(幾乎)沒有回收鋰(回收成本更高)

2022-12-20 8:22
氫能源跟電池都是儲能技術.

氫能源相較於電池的優點是能量密度高, 所以加氫快速, 能做到甲地生產乙地使用.
缺點是生產, 儲存, 使用的能量耗損遠高於電池.

電池的缺點除了能量密度太低, 受天候影響蓄電能力, 而且還會自行放電.
假如充飽電的電池在100天後會損失掉8成電力, 那一台電車每年會平白損失接近1.5次滿充電力.
會自行放電讓電池無法成為長期儲能的選擇.
此外能儲存同能量的電池成本也高於氫氣罐.

這兩者目前的技術都還不成熟, 也都還在進步, 誰能笑到最後不知道.
HeatoN19

沒錯如果科技只有一條路,那怎麼會有創新,那怎麼電動車現在會興起? 氫也好 電也好 ,希望都能持續進步!

2022-12-21 5:31
什麼能源成本低,轉換效率高,自然採用哪種能源,
氫能源成本高,轉換效率低,只能用在特殊用途上,例如軍事或工業特殊應用,
要普遍應用只是畫大餅。
seven ok wrote:
誰才是新能源車的未來...(恕刪)


這影片其實說明了在目前技術下, 可見的未來能源的發展與應用......不少文章都有寫到的發展方向
1. 一般人的汽車............會從三元鋰/LFP電池過渡到固態電池電動車(80%市佔吧), 少部分會是氫燃料電池
2. 飛機/輪船..................最終/最佳方案是氫燃料電池動力
3. 貨車..........................氫燃料電池動力會佔大多數, 某一部分會是固態電池
4. 火車..........................都會區的可佈電線的會用電源, 廣大跨洲的會採取氫燃料電池動力

如果四五十年後科學家可以找到一個低成本製造氫的方式, 這個號稱宇宙終極潔淨能源的運用會更多
地球啥最多?水最多.......裡面都是氫啊!
氫還有一個致命傷
那就是超強的腐蝕性,對任何物質都有腐蝕性
這在儲存上是一個大問題



想想看管線.開關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及腐蝕
洩氣然後炸開的樣子



氫腐蝕,是指鋼暴露在高温、高壓的氫氣環境中,氫原子在設 備表面或滲入鋼內部與不穩定的碳化物發生反應生成甲烷,使鋼脱碳,機械強度受到永久性的破壞。在鋼內部生成的甲烷無法外溢而集聚在鋼內部形成巨大的局部壓力,從而發展為嚴重的鼓包開裂。


氫氣汽車,其實在能量轉換方面是化石能源汽車,電動車三者之間是最低的。
為何?
因為提煉氫氣需要一次電力消耗
把氫氣放進汽車通過化學反應再把電能稀放出來
這是二次能源消耗
所以不要看終端清潔能源,要看能源是經過多少重獲得”


挪威首都奧斯陸郊外的一座合營的加氫站發生爆炸,造成兩人受傷,並且此事引發了連鎖反應。目前,豐田和現代汽車都已宣布停止在挪威銷售氫燃料電池汽車。

據悉,此次爆炸並沒有直接造成人員傷亡,但由於爆炸的產生的衝擊波過大,導致了加氫站周邊的兩台非燃料電池汽車氣囊被觸發彈出,從而導致兩人受傷。
lordkon wrote:
氫還有一個致命傷那就...(恕刪)

不列出文章出處任你斷章取義?

中國對挪威氫爆炸的反應
一個爆炸讓全球氫能源發展停下來?
當然找出root cause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而不是愚弄大眾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