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其實, 電動車是非常沒有競爭力的產品, 因為汽油真的很難取代

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講真的已經好久沒有這麼神清氣爽了.
從某年的1/11開始就很鬱悶.

好啦 開樓就是要有好好回應每一層樓的基本素養.

說真的我是有點嚇到了. 回應好多啊

談秋 wrote:
電動車趨勢主要是歐盟...(恕刪)


這個要深入討論的話就還有部分科學家覺得要好好探討暖化的好處.
更不用說絕大部分的科學家都覺得目前的相關活動, 機制(ESG,CSR,RE100) 都成了商業行為.
畢竟要是真的不行不可以不OK. 大可以像高級汽油跟冷媒那樣直接禁用.
結果仍然是很緩慢的禁售 這點真的是有點莫名其妙.
先不深入去探討那部分.

就來看現有的減碳手段 除了電力取得有真正的低碳方式.
其餘方面不要說台灣手段很少了. 全世界的手段都很少
只有一個:電氣化
在台灣你會覺得特別失衡是因為受到國際壓力的是台灣企業. 不是中華民國政府.
民營企業更沒有多元的手段.
至於台灣政府幹得有多爛就不用多說了.
我本人也常常在嫌馬英九的中華民國政府太於軟弱.
一個假絕食就能封存一座發電廠不使用.
那怕現在更凸顯台灣政府的無能. 但受損失的永遠都是國民.


我要賺錢錢 wrote:
答案這麼明顯你真的不...(恕刪)


我說.....我這篇在講啥你沒看懂嗎?
我只是基於樓主的義務要回應你一下. 不然我好懶得看你發文
沒營養到極點了.
只有一個續航短 說中了. 但一點也不新鮮 更不用說那也不是GGR的缺點而已
你能來點有獨特見解的嗎?
其餘兩項都不算. 講白了非自身因素. 而是你們的嘴太賤.
也就是所謂的抹黑行銷.
我提的跑酷125 四點都是產品自身的嚴重缺點 你再想想吧.


小野田 wrote:
唉.....

你有...(恕刪)


剛好隔壁有提到補助.
台灣那句話怎麼講得: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
歷年汰舊換新電動機車總計才123325(不算不掛牌的電自電輔)
新購補助也才216594
相加才339919輛,從104~110年 一共七年
補助七期燃油機車
109年就305989件
110年290653件
而且還是從109年才開始補助汰舊換新四行程, 之前都是二行程
而我國二行程的掛牌數量老早就低於100萬 也就是說高達1400萬輛的機車有1300萬輛是四行程.
再來看新購補助影響大不大 新購跟汰購數量差距最小的一年是6.5:3.5
也就是新增的燃油機車仍然遠遠大於被淘汰掉的.
你要他怎麼能改善空氣汙染 所以你不要倒因為果. 即便即日起就禁止販售燃油機車.
報廢率算每年10%好了 你也要5年以上才能看到成果.
更不用說根本就沒有監控地表3m以下污染的空氣品質測站.
沒有客觀的數據 有無改善都是你我個人主觀.

qiyunn wrote:
好多算數,雖然只是加...(恕刪)


Yes, that's ture!

298305漳泉 wrote:
光單項產品下架,就表...(恕刪)


基於禮貌性的回應: 想離題你可以滾嗎?


84865426 wrote:
你可以去看美國光陽 ...(恕刪)


美國.澳洲一年賣幾輛!? 別吹哨壯膽了. 吉陽只有台灣這個市場.

ohajbmc wrote:
目前看來油電才是最佳...(恕刪)


油電有油電的優勢競爭力跟缺點
比如你想得就是他可以保有續航力跟降低汙染.
但缺點也很明顯 雙系統他就是比別人重. 別人貴.
電池太小顆壽命短 引擎太小顆出力差. 混合動力卡卡就是不順暢
......等等等
然後大部分的禁售. 有排氣管都入列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肥仔貓 wrote:
講那麼多也沒用,之後...(恕刪)


我沒有要鼓吹買燃油車輛喔. 不好意思.

tjptw wrote:
你都忘了在換電系統出...(恕刪)


只能小型車輛使用啦. 電池科技還很長的路要走.
但現在只能用現有的去延長期限.

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wrote:
天然的(汽油)最好啦...(恕刪)


擊掌~ 我也想親眼見證世界末日.

tjptw wrote:
如果以容積密度來看,...(恕刪)


是的, 我整理就是那樣. 至於未來的發展如何我就不做預言了.
最近看了一些比較新鮮的. 歐美也有一派科學家主張暖化非壞事.
還在反芻吸收中就不跟你分享心得了.

alazif wrote:
假設你現在20歲,到...(恕刪)


恩....規劃是2035禁售燃油機車 2040全面禁售燃油車
假如他現在是20歲
禁售燃油機車的時候他32 全面禁止的時候是37
如果你說到他死都還有國家地區再賣的話 那可能就會成立.
甚至我們沒信心點 不能賣新的 那中古的還能繼續賣!?

JDKy898 wrote:
沒錯,除了汽車內燃機...(恕刪)


主要是汽油很難取代, 引擎內燃機只是看有沒有心而已.

laiway wrote:
基本上如果你的理論跟...(恕刪)


基本上我只是啥都想弄清楚不想盲從罷了.

LPZD wrote:
我覺得我買電動車,想...(恕刪)


會認真算貼一篇是被人搞煩了.
你要是常逛就會常常看到這種很白癡的話語:
只要電動車續航力跟燃油車一樣我就買.
現在我想有稍稍認真看過對照的就會知道這目前是多麼天方夜譚的要求.

Pharmq輪 wrote:
這趨勢是美國歐美刻意...(恕刪)


看過整個循環(石油開採, 提煉汽油, 路上排放)
很少人會覺得不嚴重吧.
電動車是新藍海啊. 我們起步不算慢 但扯後腿的實在有夠多
倘若那些公司又倒了. 台灣真的別想啥創新產業了.

csyincp wrote:
從客觀角度來看,其實...(恕刪)


也可以說世界各國都覺得私人車輛太多了吧.
邊推邊限縮編把人都趕去搭大眾運輸.

50年是對台灣政府沒信心還是對科技沒信心呢?
我個人是對前者一點信任感都沒有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渡過一個愉快的週末,我這從大學時代就當某個黨的小組長,非常高興!
可惜黨內有人背骨叛逃?
一個人要戰那麼多人,太厲害了;你可以自己搞個網站,不然千萬別叫人家滾!
再也不用說什麼陳菊跟高雄某豬廠商關係非常好,再好也沒有台灣頭那位跟ggr 那麼好吧?
dallasoriginal wrote:
好奇若電動車全取代了...(恕刪)


老問題了. 台電在104年的時候就做過評估. 佔了全國用電量的11%
包含貨車砂石車大客車.也是全運具的電氣化.
所以你要只是私人載具的取代 那用電量會更少.
所以我還是要說句之前講過的老話.
發電是中央政府的責任.
而選擇怎樣的私人交通工具 是你我的責任.

p33mcv wrote:
可能要google一...(恕刪)


對岸的補助政策是直接給廠商研發費用.
然後低價賣國內 國外就原價.
加上電動車給予優待, 不是金錢上的優惠而已
對岸就銷售跟發展雙亮眼.
然後島內就只會專找那些負面新聞來報導. 唉....

vixaznet wrote:
幸好沒有人說你買不起...(恕刪)


因為我不是在酸啊. 然後我是GOGORO 1的車主


h711130 wrote:
你怎麼想不重要
重點...(恕刪)


我就是世界的一份子啊. 別太小看自己了.
基本上我怎麼想也是世界怎麼想
你真的別搞錯我這不是在發電動車的黑文.
真的不是. 而是真真切切要油車粉省思的文.
電動車就是這麼沒競爭力的產品 請好好省思為啥全世界都要推廣?

nick667 wrote:
最好的產品其實是被政...(恕刪)


鋰電池這種東西是容量越小, 壽命越短
照理論來說就是堆置當成垃圾或等待回收會更多.

我猜你是要講k-car/a-segement.
那個是不受消費者歡迎.
還是你要提電動自行車/電動輔行車?

AG-72 wrote:
你確定50CC燃油車...(恕刪)


你聽過白虎湯嗎?
當然啥電動車,太陽能這不是白虎湯.
甚至禁止販售啦 禁止使用都還不算.
難道非要看到黃河才死心嗎?
真的別太鐵齒.

jesselu wrote:
作为比亚迪汉车主,我...(恕刪)


就很無奈啊....機車這裡還好一點. 四輪版喔.
齁齁~很精彩.

bbvvccjojotv wrote:
我認為電動車賣不動的...(恕刪)


1.要等科技進步了. 沒那麼快
2.也是科技. 另外燃油車輛擔負的社會成本太低了. 看看癮君子的負擔的社會成本多高?
現在加拿大課徵碳稅了 每公升汽油居然也只是2元加幣
3.慢慢推廣了. 不然哩. 日前才發生IONEX專賣店的保養保到不出保. 鬧到IONEX總公司去處理.
那你還期待你家巷口的機車行能修?

xboy200 wrote:
做為移動工具而言,電...(恕刪)


問題是大部分都期待他取代燃油車輛. 不過都用補助這種溫和的手段.
你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你絕不覺得這個世紀的政府都很容易跟商業利益勾結啊. 好煩啊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安娜LEE wrote:
歐洲左膠搞出來的假需...(恕刪)


環保的議題從來都不分左右派哩.
充電樁不足容易改善
發電量不夠就會很頭大了.


ccam8 wrote:
好了啦,Who cares...(恕刪)


哈哈, 讓你逮到機會回敬了喔.

a3617000 wrote:
真心覺得不必要開這種...(恕刪)


公信力? 基本上就是用實際的數據佐證了一下一些人的心態問題罷了
而且重要的我就是要人們想
為啥他有這麼明顯的缺點讓他競爭力這麼低還備受推崇跟推廣.
這在國外大概不用這麼麻煩 但在台灣就是要.

298305漳泉 wrote:
ggr 行銷大師的話...(恕刪)


吉陽免費抹黑義工識相就乖乖閉嘴.

@潛水夫@ wrote:
我只知道,台灣全部換...(恕刪)


這點超級無奈. 然後我也要講下. 沒電你也沒油可以用.
更重要的 為啥一定要搞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台灣非要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無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的政府 就是要讓他下台

davidluu69 wrote:
講得太好了,一切從錢...(恕刪)


缺電是政府的問題. 別推給車主.
環保是相對的. 電動車是真的比燃油車環保太多了.
其餘啥缺點的都講得不錯
所以你想想 為啥這樣滿滿都是缺點的東西 全世界都在推廣用來取代燃油車.
這才是我整理發文的目的.

lordkon wrote:
汽油一次燒掉就沒有了...(恕刪)


一次性跟循環性對比很好! 下次納進來算.

glock34 wrote:
台灣火力發電占比約 80...(恕刪)


大型發電機跟引擎的燃料效率差距太大了.
講直接點 你把汽油丟去給小型發電機(引擎)最佳效率的定速發電給電動車輛充電
每公里可用的里程數也是電動車>燃油車

bbvvccjojotv wrote:
現在世界一切講求環保...(恕刪)


這是另外的議題了. 我就簡短回應
我支持核能 我反對太陽能風力來取代核能 因為沒人這樣做
全世界都是靠風力太陽能配合天然氣來取代燃煤發電. 不是取代核能
低碳的主力發電來源就是核能發電, 從來都不是太陽能,風力這種零食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問題是 內燃機會噴至癌廢氣,大家都會吸到,電廠能排污集中管理
光一個續航力短就打死了

還要想其他的嗎?

光這點就讓整個團隊一點改進辦法都不能了

舊問題不解決光想著新問題是有用?

都還沒學會走就想飛阿

不過也沒用啦 管他甚麼問題

沒人要買是有屁用阿
btopia wrote:
純以台灣市場來說電動...(恕刪)


我不太懂你的到頂是怎麼說 到了產需平衡了嗎?
那就是擴產.

至於四輪的部分. 等國產的發售在看看吧.
現在光那個售價跟數量你當然為覺得他沒啥問題.

yagami7215 wrote:
這裡是電動機車版,樓...(恕刪)


差不多吧. 看看目前電動四輪那碩大的電池.
一樣是面臨了體積太大 重量太重 蓄能不足的問題
畢竟是一樣科技 更不用說為了減少熱失控起火的問題
大都用了容量密度更低的磷酸離鐵電池.
對於下世代電池的需求 大家都一樣的

alexno57 wrote:
正解!~電動車不是工...(恕刪)


就市場機制來看 現有的電池電動車是無法取代燃油引擎車的
但這不是我發文的重點
麻煩思考一下 為啥這種缺點滿滿的車, 會被推崇推廣.

Antus wrote:
會不會取代很簡單,哪...(恕刪)


提高使用成本這歐美已經在做了.
仍然未見成效.
這世界本來就是鼓勵比逞罰來得有效果一點
當然直接禁止比鼓勵更有效果

jiahsien wrote:
無聊吐槽一下,你還忘...(恕刪)


我是沒算到那麼細 但單純拿能源局公布的能耗來對比(每公升幾公里, 每度幾公里)
基本上就是能反映兩種車輛的能源損耗了
那怕那個搞笑的測試方式實在很不科學.

再來 發文的主要原因是要讓一些人好好想
當前的電動車就是缺點這麼多, 從市場機制來看競爭力也太低.
但全世界都在推廣. WHY?

Saker rapX wrote:
就因南極天空破一大洞...(恕刪)


那個還快速禁止. 現在的燃油車居然還是慢慢來弄

jsmz wrote:
『汽油、油頁岩、電動...(恕刪)


所以要來一個當商人發現XX可以發大財?

wonder_liar wrote:
其實, 電動車是非常...(恕刪)


對岸對內的車價很便宜是政府補助開發要求的.
外銷就不一定了. BYD 唐EV 34萬人民幣到頂 但外銷到芬蘭就44萬起了

io33 wrote:
電車最大的問題是:
...(恕刪)


你在幻想哩
因為這樣反中也太好笑了!

298305漳泉 wrote:
你說的很正確!
問題...(恕刪)


騎腳踏車的你可以一邊玩沙去嗎?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298305漳泉 wrote:
渡過一個愉快的週末,...(恕刪)


全台超過一千萬人都很愉快的度過上個周末
你很不愉快嗎? 真可憐!

我要賺錢錢 wrote:
光一個續航力短就打死...(恕刪)


那是全球電動車的通病.
但只有某款產品或某家產品賣不好的時候
絕對還有別的缺點.
就這樣. 我相信你是沒啥能力整理出來啥能看得能說服大眾的理由的.

晚點來整理IONEX 3.0賣不好的主因.


motolove wrote:
問題是 內燃機會噴至...(恕刪)


Yes, that's ture.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Wow_Senior wrote:
我不太懂你的到頂是怎...(恕刪)


怎麼會沒效? 北歐電動車應該有超過50%了,其他國家很多地方電動車成長率都遠高於油車,特斯拉生產都來不及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