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lo1011 wrote:
我的以前同事目前在托...(恕刪)
兩個一起海軍志願役就好了
安娜LEE wrote:
倖存者偏差,實際上月收不到四萬的勞工50%以上,但他們不會上來喊自己月收低,反而上網看到的都是幾百幾千起跳,二十幾歲能買台百萬車真的算中高收入,01看久了都覺得自己活在平行世界的台灣,好像人均10萬鎂以上
認真看一下樓主的文章和大家的回文,其實討論要建立在同一個條件,才不會發散或爭執。 樓主的問題看起來是有點眼紅沒錯,但若要討論的話,應該是以「白手起家」為條件會比較有意義,因為富二代沒什麼好討論,那是父母先輩厲害,和他本身無關。 若是白手起家,醫科、牙科或台清交電資的畢業生,大多數都能在畢業的5年內年薪破百,其他行業傑出的創業家或專技人員,也能達到或甚至數倍於這個水準。 這些族群應該就能達到所謂二十幾歲買入門賓士。
至於前文有人回年薪200萬的業務,業務的收入性質是變動性的,今年200,不代表永遠200,不像前述醫師工程師的年薪有一定保底。
剩下要討論的是價值觀和現實問題,有的人願意砸錢在車子上,有的人一年出國好幾趟,有的人房貸很重,有的人三餐自煮,有的人餐餐美食,就會造成剩餘可支配收入有差異。 而且消費偏好難免有信仰值,如果真的要理性,A180的價格買Lexus或Infiniti都更划算,養車成本也更低,但台灣人就是對雙B的信仰值滿滿,雙B掛牌數總是不輸雙田。
也因為有種種因素,才會有車價不要超過年薪太多的說法,算是個準則或大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