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使用窄軌規格, 改用寬軌是否可提高安全因素?!理論上, 輪距越寬越穩定.參考 :臺灣在清治時期修築「臺灣鐵路」時,由英籍工程師建議下選用 1067 毫米,正巧與日本軌距相同。1895年乙未戰爭時,日本侵占臺灣,同時將火車頭運抵,隨即作為軍事用途行駛。日本治臺後軌距亦未變動,並陸續完成西部鐵路網。另一方面,由於地形及運量的因素,但同樣由鐵道部興建的花東線,與產業鐵道(糖業鐵路及阿里山森林鐵路等)採用 762 毫米規格輕便鐵道。1958年,中華民國政府於《鐵路法》內規定以標準軌 1435 毫米為國家標準。但臺灣早期的鐵路網因繼承日治時期規劃,絕大部份都是 1067 毫米或 762 毫米軌距,故亦加註「有特別情事,經交通部核准者,不在此限」。1970年代臺東線配合北迴線興建,拓寬成與西部相同的 1067毫米。也未採 1435 毫米的軌距;一直到臺北捷運、臺灣高速鐵路、高雄捷運、臺中捷運及桃園捷運,台灣才陸續出現標準軌距鐵道。
dodoyo wrote:乘客受訪說的...(恕刪) 手機用的GPS不一定是精準的GPS我只能說130絕對是誇大該路段有限速即便是司機強行加速,最終也會被ATP給限制住,不可能超過85公里除非ATP也壞掉但有那麼巧?而且如果真的是以130去過那個彎就不會只是現在這樣而已,普悠瑪會直接衝到馬路上去直覺應該是鐵軌上有東西一顆小石頭真的就足以讓整列車翻覆
257287 wrote:總統去那裏可以做什...(恕刪) 只覺得媒體跟政客都很好笑發生這種重大事故,全力搶救本來就是第一要務還需要功德院長下令?或總統下令?不知道出來刷存在感要幹嘛還是救不救人現在都掌權在政客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