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罪可是有處罰到預備階段的
酒駕真的有必要處罰到預備階段嗎?
若是酒駕以殺人罪辦理
那中途放棄駕駛,一樣是犯罪的
就拿鄭捷案來舉例
鄭捷殺完人才完成殺人既遂
但是觸犯刑法並不是在殺完人之後
以我國刑法,殺人處罰到預備階段
也就是鄭捷只要去買刀,就已經算犯罪了,只是此階段罪刑比較輕而已
即使鄭捷上捷運後,忽然不想殺人了,也一樣有罪,因為他已經做了準備了
法律上就叫預備犯
------------------------------------
答:
以上這段鄭捷上捷運後不想殺人了不太會有刑責,因為在屬中止未遂,又預備犯之可歸責性較輕,依舉重以明輕的法理,可免除其刑。
-------------------------------------
問題:
酒駕視同殺人的話
以後有個駕駛,喝了酒後想要開車
忽然覺得,我今天還是別開好了
--------------------------------------------
答:
沒有任何一條法律將酒駕(視同)殺人,視同為法律用語,是一種法律擬制,就是將不一樣的法律事實給與另一種法律事實,且已有完整法律條文規範(即法律構成要件加上法律效果)的法律效果。
--------------------------------------------------
問題:
但抱歉,因為你有想開車,你犯罪了
你說你今天沒有開?抱歉,因為你已經預備要開,不管你後面有沒有開
你就是預備犯
即使有準備,就算最後無實施,一樣有罪
酒駕需要這樣嗎?
---------------------------------------------
答:
想開車和犯罪無關,刑法不處罰思想,刑法只處罰表現於外的行為。舉例而言我討壓某甲,我心裏想要砍死他全家,但沒有任何行為,心裏想的事,刑法不處罰。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