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up wrote:
奇怪,多些選擇為什麼有人排斥??
好吧,重點不在ARTC,那要求設備水準相當甚至比較高的可以比照辦理吧?(現執政黨是過來人,一黨獨大不好吧)
開放好處在市場會投入更好的汽機車供消費者選擇,而且費用更低,比如雙B或重機哈雷/CB400這類的,當然短期一定會衝擊現有中古市場行情。但以後水清魚茂總好過現大家在混水摸魚,也摸不到漂亮的來的理想!
P.S這麼多附議的各界人士,至今獨缺苗栗/花東縣市,但依所知這些縣市玩車的也不少啊。這很有趣值得研究!
你還是沒回答我在24樓提問的要怎達到公開透明?
你要的公開透明到底是什麼?
多個選擇就會公開透明?
會不會大家一起爛、造假?
或是有人擺爛,有人不擺爛,然後不擺爛的就被市場洗出去?
然後再一次出現像頂新的餿水油事件?
你的目的都說不清楚,還怪別人排斥?
我覺得有公民平台讓大家可以提案是非常好的
但就這版所提的兩個關於ARTC的案(開放與撞擊)
我卻覺得如果提案人對於自己提案的內容都嚴重的認知不足
那真的白白浪費了這個平台的功能,甚至造成這個平台功能的萎縮
比如說這一案:聯署要終結ARTC獨家壟斷
結果一連串討論下來才發現
發起人跟本就不曉得ARTC的功能是什麼
然後發起人也不清楚自己要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只會跳針多一個選擇會更好
最後才又自己說重點不在ARTC→那不就又跟你的標題矛盾?
然後就呼巄了一群對ARTC也不清楚的人傻傻的聯署
這種提案上了平台
你覺得承辦是該哭還是該笑?
又不能不處理,但又不曉得該如何處理
所以就變積案,然後就造成塞車
最後整個平台就被這種提案癱瘓?
另一案ARTC撞擊測試要給星的提案也是如此
這種張飛打岳飛的提案到底你是想要政府怎麼處理?
公民提案是好的
但公民到底懂不懂自己提的案子是什麼?
公民想要提案,至少也先來相關的討論區先提提看到底會不會被打臉
會不會自己在根本上的觀念就已經先錯了
如果基本觀念沒問題,又獲得一定的共識與支持
去平台提案是不是才較有意義?
比如說燃料稅隨油徵收這件事
因為利益的糾葛,立委/政府都不太敢動
但我們這些市井小民卻都覺得這樣比較合理
去平台聯署提案展現公眾的力量讓政府/立委重視並處理
這才是有意義事啊!
不過.....
ARTC好像是執行單位吧
該檢討的絕對是立法的相關單位與人員
順帶一提~
早期買車時,車商都說是因為政府課重稅 以及ARTC驗車很貴,所以車價才會如此高
所以YAMAHA的SR400要賣39萬
後來卻只賣29萬 (在日本好像只要台幣16萬)
39 - 29 = 10萬 !!!!!
聰明的消費者們 , 該清醒了吧 , 哈哈哈~
請自行下載參考!!
不要再罵ARTC 他們只是台灣的檢驗單位之一
上面有一個恐龍單位叫VSCC (車輛安全審驗中心)
再上面還有一個BOSS叫交通部.
冤有頭債有主啊!不要搞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