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汽油引擎,多大顆的氣缸、排氣量才是能源效率最好的?你這只會騎綠白牌機車滿街跑的,肯定不知道對不對?!動一下你那硬得像石頭的脖子,轉個頭,看看你家的四輪汽車,每一個氣缸的排氣量是多少?自己說每一個汽缸的排氣量是多少?答案是300cc~500cc之間,這個排氣量的能源效率是最好的,不然汽車廠不會以這個大小做為每個汽缸的排氣量那麼你現在屁股下的那顆單汽缸引擎,排氣量又是多少?你的能源效率真的是最佳的嗎?肯定不是,那麼消滅高耗能、低效能的機車引擎,有什麼不對?這些低效能的機車,在雙載之後,夠是沒力,而且很多都是三寶在騎,甚至拿著身分證在騎,消滅掉這些馬路亂源,實在有它的必要性!在日本,126cc就可以上高速公路,但為什麼Yamaha的SMax(MAJESTY S)要做成155cc?因為以一個人騎乘來說,至少要有150cc才夠力!雙人騎乘,沒有300cc還是別上路吧!
tvcf wrote:那所有的機車族大家約一天都來開車好了, 我真的想看看如果機車族都開車, 會有什麼結果. 多慮了那也要買得起養得起才行停車位一個200萬起跳,月租4000起跳稅金一兩萬不等,臨停平均40-50/hr油錢保養換胎保險.....通通都要錢搭捷運划算太多太多了柯P從來沒要機車族改開車,never!!多利用大眾運輸也要分兩輪四輪嗎?沒必要凡事都要二分法,太不理性了
ian1970 wrote:一件早就該做的事,...(恕刪) 計時收費好啊!但應該比照空間使用率~要就機車調降,不然就汽車調漲!這才符合公平正義~不過調降的話~依短時間使用,反而更划算!應該只會讓大家更想用經濟實惠的機車吧!
會重創經濟,經濟已經夠蕭條了,別再踢一腳陷入更深泥潭逛街消費、吃飯,停個機車要按小時收費,短時間內大眾捷運又不發達,某些只有停車格的地區,經濟會受到重創,客源大幅減少。連帶房地產都遭殃,因客源減少,租屋、買房的沒興趣,變成冷清狀態,價錢直直落。有些人家裡有汽車,也有機車。衡量之下,乾脆開車去還有冷氣吹,整條路都路霸,閃著雙黃燈並排,一動也不動,交通完蛋了。而且機車格子要按小時收費,人們就會找沒格子的地方停。比如人行道什麼的,市容會更亂。找位子時間增加,付出無謂人力成本,國家整體生產力下降。理由講的很好聽,實際誰不知道就是市府缺錢,或官員太過貪心,要從機車停車格挖錢。為了這一點蠅頭小利,重創經濟,民不聊生,蝴蝶效應,店家營收變少,繳稅也變少,表面好像賺到小錢,最終損失的是更大稅收。民與警對立,對政府失去信任感,只當敵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街頭抗爭,流血事件啥的又出來了,文化倒退20年。然後整個交通陷入大黑暗時期,只要一想到出門就是一陣痛苦。快樂指數慘跌,全世界最不快樂國家,前十名。所有這一切,就只為那短期的蠅頭小利,值嗎?
我就想問個問題公車的汙染性如何?我們都有汽車跟機車的排氣測試但是公車有嗎?這些我們看不看的到?這種議題我直接想到的就是要老百姓拿錢去填那些大眾運輸的坑一定是蓋了以後坐的人少, 收入不夠好(內心OS: 對對對, 一定是這樣)唸書的時候搭客運, 公車沒少受司機的氣現在出社會十幾年了還要我受那種鳥氣嗎?捷運...軌道跟架構的承重性如何?今天假設全台灣的人全部搭捷運了(我內心直接想到印度人搭火車的畫面)重量, 過彎的重心設計上應該沒問題, 但是用料呢?真的夠好嗎?小朋友呢?老人家呢?有空軍一號, 海龍一號有沒有捷運一號? 公車一號?(離題了, 但是我還是很想問)
其實前面有大大已經提到重點如果今天是一車一位 (包含機車) - 停車收費的話今天路上就不會有那麼多車了或許有人會說哪可能但真正的一車一位-是說把汽機車停在私人或承租土地上不佔公有空間的專有空間所以不收費路段跟家門口都不能當車位這樣路邊就很少停車車輛-把路空出來如果台灣強制實行在加強取締我想掛牌數-可能會少掉三分之一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