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是臺灣像柬埔寨?還是柬埔寨像臺灣?

不知您所指的大台北地區是否包括新北市。如果是,小的正好在新北市樹林的工廠上班,我們廠區的員工以要輪班的作業員佔最大宗,中班及夜班的交接是在凌晨12時,這時間還真的是都沒有大眾運輸。新北市的工業區還滿多的,我想五股、三峽、鶯歌、泰山以及其他地區應該也有很多這樣的輪班作業員。台北市是比較少這種人,但新北市卻不少。所以若跨出台北市,私人交通工具可能對很多人已經是必須而不只是方便而已。
1.日本考駕照昂貴又靠北難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2.日本抓違停十分嚴格 還外包給第三方公司當作公務人員一起抓

3.日本交通違規罰金不容小覷

4.大部分公司都有補助車錢

5.大部分都市的交通運輸都算方便

6.風氣問題 當同事同儕家人都在搭車 只有你是騎車的 在日本會顯得奇怪 尤其日本是個重視團體主義的國家

7.速度沒有快多少 還是搭電車會比較快 尤其在人口越密集的地方越明顯


tansywen wrote:
政府已經換過了,事實...(恕刪)


投你一票, 小弟也覺得持有/使用成本(TCO概念)是主因,
個人有不同的汽車與機車, 依需求使用;
也一直不解,
為何總是有人 "只" 用車輛類別,
就可以區分貴賤/守法程度/是否尊重他人路權等一堆與車輛無關的概念??

壓力鍋 wrote:
不知您所指的大台北地...
私人交通工具可能對很多人已經是必須而不只是方便而已(恕刪)


大台北包括新北市阿

不過我想你指的這個"很多人",相較於一般上下班時間(AM 7:00~9:00 & PM 17:00~19:00)龐大的車流量來說,應該還好,至少我還沒在晚上12:00遇到上下班車陣而塞車過
我覺得歐美國家比較少騎機車的原因是因為地大,往往要去的地方很遠,騎車反而比較不適合。
20公里的路,騎車或開車那個方式較適當?
柬埔寨像30年前的台灣(很像)

Black Ocean wrote:
大台北包括新北市阿不...(恕刪)

也是啦!不過下班時的短暫10~30分鐘左右,路上還是很熱鬧。像是演唱會剛散場。
加州不管SF還LA都不怎麼下雪耶.

如果二輪真的這麼好棒棒為什麼路上還是看到四輪數量遠多於二輪呢?

老是說歐美好棒棒, 實際出來看過的人是有多少.
台灣的汽車的年平均行駛里程,根據交通部統計處「臺灣地區汽車延車公里統計推估之研究」,自小客車為每年1.79萬公里。
美國這方面小的就不知上哪找官方資料,只能用所知的關鍵字,在wiki.answer.com找到數據為加州汽車年平均行駛里程13489mile=21582公里,比台灣的汽車多出了接近21%
而每日通勤方面,台灣方面我沒能找到全國性的資料,只能找到新北市的統計,機車為17.3公里、汽車為20.6公里;美國方面有找到官方資料「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 Annual Report - Chapter 2 - Moving People」其中提到美國人每天的平均移動距離為31~41mile=50~66公里。比台灣人多了1~2倍的距離。
所以,這符合了先前其他網友的推論,美國地方大,人民每天通勤距離比台灣人長很多,開車在長距離移動就是有舒適的優勢,即使進到城區有塞車及不易停車的問題,但考量到要長時間在路上,自然而然很多人就選擇開車。
當然,資料找得不是很完整,因為地緣及言語的差異,小的找外國的官方資料真的比本國難找得多。你要吐槽質疑我的資料來源我也沒辦法了,就參考參考。

cellini1202 wrote:
投你一票, 小弟也覺得持有/使用成本(TCO概念)是主因,
個人有不同的汽車與機車, 依需求使用;
也一直不解,
為何總是有人 "只" 用車輛類別,
就可以區分貴賤/守法程度/是否尊重他人路權等一堆與車輛無關的概念??


這就是因為一些人的觀念永遠停留在古老時代!!

總是拿汽車我就最大打壓機車族,機車既不是慢車也不是什麼危險的交通工具!!

造成危險的是人而不是車,不管任何車種都不會自動去撞人或害人!!

也長長提到,為什麼同樣汽車與機車在市區道路上行駛,同樣都是50km的速度,為什麼汽車就變快車而且霸佔內側車道,機車就變慢車了?

只能龜在最外側車道(ps:還一堆紅線違規停車停在外側車道唷),是要機車怎麼騎?騎去哪裡?

無解...
台灣只有物價(房價)進步

其他不能和東南亞比了

問車種車價比較的自己先去問~~~~~~~~~~~~~~~~~~~~~~~~~~~~~再來發問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