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安息吧..一路好走

撞擊點剛好在駕駛座
如果是其他部位...也許可以逃過
直接撞擊駕駛座

讓我想起之前朋友也有過一次
不過那次是副駕駛座那邊去"包"電線杆

從駕駛座側面看過去車長是"四門轎車"
從副駕駛座側面看過去車長是"雙門跑車"


願..站友..一路好走!!


ㄟ(一"一ㄟ)..星仔....明天ㄟ庫啦~今天挖便便ㄚ....(╯>﹏< )╯╧═══╧ 翻桌啦...我不是好人...我是白目二技生
如果換f牌的車~~~可能安然無恙~~~
願該位車友一路好走!

類似的狀況小弟也有過幾次經驗,
只不過運氣好,現在還可以坐在這裡,
真的要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說一下,後驅車跟前驅車開起來真的不一樣!
〈一般順順的開是都沒差,若要要高速操駕或切彎,就要注意了〉

在這段影片中,
可以看到因車速過快加上“水飄效應”而出現“轉向過度”的狀況,
一般的駕駛人在出現轉向過度時根本沒有辦法反應的過來,
小弟就曾在下雨天在民生東路上只因大腳油門加變換車道,
整台車失控車尾亂甩,路上其他用路人嚇壞了不敢靠近。
也曾因為下雨天要迴轉,油門一補瞬間車尾一甩,差點失控加頸部扭到。

除非有練過,否則大部分的駕駛真的很難救“突如其來”的後驅的失控,
跟前驅車完全不一樣,前驅車一般失控大多是轉向不足〈推頭〉,
轉向不足大多只能直挺挺的往前衝過去,即使煞車踩到底也沒用。
但失控後只要車速慢下來加上緩衝的空間夠,前輪馬上就可以恢復轉向。
或是以前小弟年輕不懂事時,常開著車一群人到山路上轉,
經常發生推頭的狀況,就是方向盤硬切再大腳補油門帶車頭〈入彎前已退檔〉,
但這都是“預期中的”狀況,遇到“意外發生”的狀況時,就很難說了。

而後驅車在“高速”彎中,本身重心已經集中在後輪,
此時若於高轉速時突然收油〈放油門〉,或是大腳補油門,
都會因此引發後輪抓地力大幅下降,車尾就這樣甩出去了。
而一般駕駛在發生轉向過度時,有多少人能本能的反打方向盤?
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再加上行進路線本身沒有充足的緩衝空間,
後驅車很容易就出去了。

而前驅車失控,車頭至少還是朝的駕駛人的前面,
後驅車失控,大多已經開始“打陀螺”,東西南北早已搞不清楚。
四驅車也是一樣,一位朋友駕著歐洲手排四驅渦輪小鋼砲,
因車輛特性不熟,大晴天只不過在二檔高轉速下全收油門,
車尾就硬生生的在地上劃兩條黑線甩了出去〈跟前後限滑差速器有關?〉,
就在交流道的護欄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那台車就此變成零件車了。

所以不管是甚麼驅,下雨天真的不要開快,
尤其是後驅車或帶有後驅特性的四驅車,
失控時真的跟一般“反射動作“下的本能反應完全不一樣,
沒練過真的不要以為很簡單,也不是多開幾次 Go-Kart 就學得起來。

〈下雨天開 Go-Kart 就真的很會甩,但 Go-Kart 方向盤是 1:1 反應快,
一般車輛卻是會切到手打結,千萬不要在路上拿自己跟其他人的安全開玩笑〉




VPL wrote:
願該位車友一路好走!...(恕刪)

中肯!

對於一般用車者,不管前後驅或四驅
我想除了遇到雨天開慢點以外,也可以考慮裝上雨胎
畢竟晴天也不會開太快,但是雨天遇到積水時的抓地力就差很多了
Lesson 1:學會放棄
說真的,這種 開車方式+大雨天 在路上屢見不鮮!

沒出事,算是好運。出了事假使連累其他人,那可真的是混蛋。

憑仗車子性能好,或是自以為技術好在公共道路上賣弄…

出事,車主自已要承擔。但是,也不必為這種人感到嘆息。
爆音、無影像…HDMI
車速快過輪胎排水速度不管是什麼車都會噴出去
流言終結者有一集要測試多少車速行駛敞篷車開頂不會被淋濕
用一台保時捷敞篷跑車實驗
至少要90英哩以上才能幾乎淋不到雨
80英哩車子已經開始小飄了
100英哩是整台車跟打水瓢一樣噴出去轉了3~4圈
而且是直線路段測試時就這種結果
轉彎時抓地力肯定更慘
剛才聽到消息
聽說他是大好人一個
只為了敢時間車速應該也沒超過90吧
他如開另一台車出門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願好友一路好走
( ̄ε(# ̄)
怎麼改標題了呢?
現在流行什麼事情都怪政府就是啦?
真的施工不良也是一堆人噴出去吧,怎麼只有這一台
熱愛拍照的傢伙:Nikon D700+Nikon 28-70 + Nikon 35F2D +SB800
希望一路好走.........................大家開車小心安全

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