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99 wrote:
我會說這位騎士以激烈...(恕刪)
或許她的行為也許微不足道 也許無法改變人民對於現在對於機車的看法
如果所有尊重路權的人能夠勇敢表達 那我想 所有的犧牲終將會有成果
衝突不是一觸即發 而是經年累月的結果
也許很多台灣人認為 用自己小命去爭取路權是很傻的事情
但是 很多事情你不表達 就是被人採在底層
大型重機的例子不就這樣
多次的抗議 也許讓人對重機很反感 認為重機很貪心 有了路權 還要東要西的
但你們可曾想過 他們抗爭的理由嗎
要的是一個合理跟尊重的用路環境
而事實證明 抗爭可以讓多事情可以被揭發出來
讓大家知道 很多事情 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合理
今天如果可以坐下來溝通 那還有誰願意拋頭露面出來抗議
就像孫文跟慈禧太后 兩個如果可以坐下來溝通
孫文也不用花大錢在軍隊上抗爭清朝 而是用來改善清朝遺毒
夜貓子小K wrote:
那些硬要扯什麼騎士上一次吧啦吧啦的...(恕刪)
法官是人, 不是機器! 既是人, 就會有心證! 實務上, 你只能企盼法官儘可能客觀判案,
但要完全客觀, 只能說是浪漫的期待吧!
這新聞 就提到: 南投地方法院審理認為,陳男有前科,構成累犯,須加重其刑...,
如果這騎士的素行不良, 前次 + 前前次...跟人家的衝突就可以被切割處理, 那這位
有前科的陳男被加重其刑, 不就是被判心酸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