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樓馬上就破功 哈哈哈
有競爭才有進步
看看我們的國慘跟對岸的國產
人家就算抄襲都有得說嘴
而我們自以為的國慘真的很厲害嗎???
不談對岸產業代工下的車價
放眼國際就你台灣進口車價最不合理
我相信平民百姓消費者只希望良性競爭下
能有相對便宜的價格配上相對好的品質
自有台灣汽車品牌就是一個笑話
就問問你身邊認識哪個有點能力的同輩或長輩
到底誰看得起納智捷 至少我自己是一個都沒有
不管是車機需付費才能解鎖特定功能、腳架細如筷子常常開開就萎腳、後防撞梁薄到能削蘋果、車皮用的不是鋁合金甚或次點的鐵皮也不是,而是便宜的塑鋼材質。
簡言之,只要無關安全測試項目的地方,能偷就偷、能省就省。一台車開個五年就等著報廢換新。即便外貿車品質有好些,但一樣在東南亞爆出不少災情。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看好上汽這種主要做外貿市場的車廠(說的就是MG),而不是瘋狂內捲的BYD、小米,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最後,我個人平常也常用蝦皮買大陸貨,所以真心回樓主,抄襲不是問題,品質要顧好才是重點。日韓汽車業當年也是從抄襲歐美開始的,臺灣在ICT產業、遊戲產業早期也是靠抄襲、山寨起家的!
但中國汽車產業完全壓寶電動車是很不智的,應該學豐田以燃油車、油電車為主,電動車為輔。畢竟以陸系車的價格區間,在多數開發中國家(如拉美非)是無力廣設充電樁,更甭提供電本身都不穩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