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為什麼一直說高關稅保護的是裕隆 而不是和泰?

sunland wrote:
這種問題很簡單裕隆倒...(恕刪)


得利的早就得利
emeryville

哪比得上一年賺4個資本額的和泰?

2025-04-09 11:38
阿斗也真是笨,應當呼籲已執政快9年的政府,即刻取消汽車的關稅保護,看誰最痛?

這才是七傷拳..會很痛的排名:
1.少了稅收的症腐
2.車子滿街跑的阿泰
3.利益共生的金主
frogman200z wrote:
在過去是保護...(恕刪)

本來就是保護裕隆的
當你進口車很便宜
為了裕隆設立了高額關稅
結果推出的價格比原來的進口車還高
為啥不是保護和泰?
和泰只是保護裕隆政策下的獲利者。
所以人家才叫他阿斗。
台灣汽車產業話語權都掌握在嚴加,
官員都不敢忤逆嚴加,
emeryville

你才有閱讀障礙,現在汽車產業的話語權在和泰,業內的都知道。裕隆早已經是落水狗,人人喊打。獻策自製率的是和泰,之前小黃不准用滑門也是和泰,你也知道開放死的不是和泰?事實上綠委鼓吹開放市場就是和泰要的。

2025-04-09 11:55
YT.Tseng

這說法放在30年前我信 現在喔?? 呵呵~ 綠的執政幾年了 遇到問題只是拿藍的來做文章 不累嗎?

2025-04-09 21:09
哪一牌賺最多
哪一牌公關業代最多
明眼人都知道
這60年來
裕隆背了30年
後面30年最大受惠者是政府自己
加上和泰操作得宜
這幾年市佔率節節攀升 這一來一往一年可以收的稅上百億
試問誰願意修法?
裕隆打不過和泰,因為它的主力夥伴是日產和三菱,

日產和三菱現在也不行了。
關稅主要的保護對象包括以下幾個,關稅要保護的就是生活在這島上的大家,今天國內車價貴,就指著裕隆罵還扣個大帽子說政府就只是要保護他,這樣合理嗎?
還是說是島上的大家,得了便宜還賣乖?
 
歸稅保護對象
國內產業:關稅可以保護本國的製造業和農業等產業,防止外國商品以低價競爭,從而保護本國企業和工作機會。
國家財政收入:徵收關稅可以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這些收入可以用於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消費者:通過關稅,政府可以控制進口商品的質量和安全,保護消費者免受劣質或有害產品的影響。
國家安全:某些關稅政策可以保護國家安全,防止依賴外國的關鍵產品和技術。
watson0106 wrote:
1.和泰只是代理商,真正生產的豐田的國瑞


---------------------
國瑞汽車是中華民國的汽車製造商之一,成立於1984年,當時由日野汽車及和泰汽車合資創立,國瑞汽車是豐田汽車及日野汽車在臺灣的唯一生產企業,總部位於臺北市,兩個生產工廠分別位於中壢工業區和觀音工業區。

歷史

國瑞汽車總部所在的和泰汽車大樓
原本豐田汽車在台灣是由1969年成立的六和汽車工業公司所生產。但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六和汽車因政府政策,在1973年合約期滿後終止與豐田的合作關係,轉而與福特汽車合作,改組為福特六和汽車。

1980年代,中華民國經濟部、中華民國國防部與通用汽車合資成立「華同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國瑞汽車的前身。1983年,通用汽車撤資,和泰汽車協助日野自動車重車投資申請計畫。1984年4月9日,和泰汽車、中華開發信託公司、日野自動車與三井物產合資成立國瑞汽車,黃烈火擔任第一任董事長,菊田將擔任第一任總經理。1986年,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核准豐田汽車投資國瑞汽車,國瑞汽車設立豐永公司負責鈑金沖壓及熔接工程。1987年,位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的豐永公司中壢廠完工。1988年,蘇燕輝繼任國瑞汽車董事長,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瑞獅」(Zace)商用車。1989年,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Corona轎車,另設「國瑞協力會」。

1991年,國瑞汽車開始生產日野「福將」(RANGER)中型貨車。1992年,國瑞汽車與日野自動車簽訂委託設計開發契約。1993年,國瑞汽車開始生產日野「大將」(SUPER DOLPHIN PROFIA)系列大型貨車。1995年,位於桃園縣觀音鄉(今桃園市觀音區)的國瑞汽車觀音廠落成啟用,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Tercel轎車。1996年,國瑞汽車與豐永公司合併,國瑞汽車為存續公司,豐永公司為消滅公司。1997年,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Hiace Solemio休旅車。1998年,國瑞汽車通過ISO 14001認證。

2001年,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Corolla Altis轎車;同年,國瑞汽車通過OHSAS 18001認證。

2002年,「國瑞汽車研發中心」(KRDC)落成啟用。
2004年,國瑞汽車開始生產日野700系列大型貨車與豐田Wish轎車。2004年6月,日野700系列大型貨車生產開始。2004年9月,豐田Wish轎車生產開始。
2005年,國瑞汽車生產技術中心落成啟用。
2007年,國瑞汽車開始外銷大型車至澳洲。
2006年11月,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Yaris。
2007年7月,國瑞汽車開始生產豐田Innova。
2009年1月,國瑞汽車踏出整車出口的第一步,外銷豐田Corolla Altis至波斯灣六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011年,國瑞汽車以全年生產台數達15萬台規模,成為台灣第一家產量達15萬台規模的汽車製造廠;其中5萬多台外銷至中東地區,創下台灣汽車史上整車外銷的新紀錄。
2012年2月,國瑞汽車觀音工廠率先導入豐田Camry Hybrid油電車型,開創台灣綠能車之先鋒。2012年5月,國瑞汽車在台累積生產車輛達200萬台。
2013年6月3日,國瑞汽車舉行董事會,配合豐田汽車高階人事變更,岩瀨隆廣退任董事長,豐田汽車指派的法人代表董事日高俊郎繼任董事長(會長),和泰汽車指派的法人代表董事蘇一仲續任副董事長。
2014年12月25日,國瑞汽車達成年產第20萬輛新車之歷史性目標,成為台灣第一家年產銷20萬輛汽車的汽車大廠。
2016年6月30日,國瑞汽車觀音廠生產線同時停產Innova以及Wish等兩種車款。
2016年11月1日,國瑞汽車觀音廠導入Sienta(日本第二代)車型並開始接單量產,台灣是此車型左駕版唯一的生產國。
2021年11月24日,國瑞汽車觀音廠導入TOWN ACE車型並開始接單量產。
2023年7月,國瑞汽車中壢廠導入豐田Yaris Cross,取代6月底觀音廠停產的Yaris

-----------
職稱 姓名/代表法人/股份
董事長 長沼 一生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森山由英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酒井 健男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宮島 赴史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古屋敷 博文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神谷 元雄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簡文基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渡辺 茂
代表法人
日商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224,900,000 (股)
董事 蘇利永
代表法人
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持有股份
103,800,000 (股)
董事 黃南光
代表法人
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持有股份
103,800,000 (股)
董事 黃志誠
代表法人
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持有股份
103,800,000 (股)
副董事長 蘇純興
代表法人
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持有股份
103,800,000 (股)

監察人 內田真人
代表法人
日商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
持有股份
17,300,000 (股)
jcpapa wrote:
本來就是保護裕隆的
當你進口車很便宜
為了裕隆設立了高額關稅



不要無知到以為只有裕隆這間公司
不要無知到以為只有整車才受汽車關稅保護

----
車輛公會回應川普關稅政策「深感遺憾」,同時呼籲台灣勿降進口車關稅
編輯 謝明翰
2025 年 4 月 8 日

車輛公會回應川普關稅政策「深感遺憾」,同時呼籲台灣勿降進口車關稅。(示意圖/ 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將對全球各國汽車加徵25%關稅,而5月2日則是對銷往美國汽車零配件課徵25%關稅。這一政策令許多台灣政治人物、專家與民眾都在議論,擔心將對台灣汽車產業與汽車零配件產業造成衝擊。台灣車輛公會對此表達深切遺憾,並強烈呼籲政府在此情況下,應避免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以免對台灣汽車產業及汽車電子產業帶來嚴重的長期影響。

⦿車市銷售戰報搶先看!一鍵免費訂閱☞《地球黃金線電子報》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將對全球各國汽車加徵25%關稅,而5月2日則是對銷往美國汽車零配件課徵25%關稅。(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路透社)
影響台美貿易與產業鏈
車輛公會指出,台灣汽車零部件產業雖然面臨短期衝擊,但其實對美國整體車輛維修體系的貢獻不容忽視。台灣的汽車零部件,特別是AM市場的零件,在美國市場的市佔率高達60%至70%,且其產品品質不輸歐美日品牌,但價格卻比他們便宜30%以上。台灣的零部件產品不僅能夠協助美國保險公司降低維修理賠成本,還能改善維修品質,提升交通安全。

然而,美方宣稱台灣對美產品的關稅高達64%,車輛公會認為這一說法是針對特定品項片面計算,未能反映台灣整體的關稅水準。事實上,台灣對美國的進口關稅普遍較低,並且台灣的汽車零部件業者依靠自主創新和技術實力,已經在國際市場上打下了專業形象,逐漸取代過去的依賴外國大廠的情況。


車輛公會指出,台灣汽車零部件產業雖然面臨短期衝擊,但其實對美國整體車輛維修體系的貢獻不容忽視。(圖片來源/ iammax)
車輛公會對美國提醒加徵零配件關稅的影響
對於美國加徵車用零配件關稅,車輛公會對川普政府喊話,這不僅會推升美國的整體維修成本,還可能加重保險理賠的壓力,迫使美國消費者選用品質不穩或價格偏高的替代零件。最終,這一政策可能會對美國的整體產業和消費者福祉帶來損害。

在美國市場,台灣零部件的長期支撐力不容小覷,許多大型保險公司選擇通過CAPA(Certified Automotive Parts Association)認證的台灣零件來兼顧維修品質與理賠成本。MIT(Made in Taiwan)產品不僅強化了美國車廠與維修體系的競爭力,也實質協助當地消費者節省維修支出,進而提升交通安全與服務品質。


對於美國加徵車用零配件關稅,車輛公會對川普政府喊話,這不僅會推升美國的整體維修成本,還可能加重保險理賠的壓力,迫使美國消費者選用品質不穩或價格偏高的替代零件。(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更多新聞:川普關稅影響台灣汽車產業?降關稅讓進口車更便宜衝擊國產車市場?
更多新聞:川普對台徵32%關稅引議「汽車產業最需檢討」,綠委不挺政院:880億不足應對
車輛公會盼台美合作最大化
車輛公會強調,台灣的汽車零部件業者憑藉多年來在品質升級與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成功在全球車用零件市場站穩腳步,並在美國市場取得穩定的市佔率。車輛公會進一步指出,台灣零部件業者不僅能為美國市場提供高品質的替代品,還在提升本地競爭力和減少供應鏈風險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因此,車輛公會呼籲美國政府在強化本土產業和分散供應風險的同時,應維持現行的對台汽車零部件關稅水準,並避免對台灣汽車零件加徵關稅。車輛公會強調,在台美長期的互信與產業互補的基礎上,雙方應該尋求合作的最大化,實現經濟利益的多贏局面。


台灣的汽車零部件業者憑藉多年來在品質升級與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成功在全球車用零件市場站穩腳步,並在美國市場取得穩定的市佔率。(圖片來源/ Stance Garage Taiwan臉書)
車輛公會談進口車關稅:政府不應調降
再來談到近期議論紛紛的台灣進口車關稅,車輛公會則是認為,美國加徵汽車關稅25%,對目前台灣汽車的整車發展影響並不大。由於台灣整車出口到美國的佔比極少,據財政部統計,台灣進口美國汽車約新台幣303億元,但台灣出口到美國僅約新台幣30億元,所以即便現在要課徵25%關稅,衝擊並不大,呼籲政府不該因此調降進口車關稅。

公會強調,川普加徵關稅的目的就是要推動製造業回流,而進口關稅涉及貿易平衡問題,建議政府不應無條件主動調降汽車整車的進口關稅,否則如果進口關稅由17.5%直接降至0%或2.5%,將嚴重衝擊台灣汽車及汽車電子相關產業,對整個汽車產業鏈形成巨大的影響。


據財政部統計,台灣進口美國汽車約新台幣303億元,但台灣出口到美國僅約新台幣30億元。(圖片來源 / Toyota)
車輛公會表示,汽車產業為技術與資本密集產業,涵蓋鋼鐵、塑膠、橡膠、玻璃、機械、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領域,近年來更成為台灣ICT產業進入汽車供應鏈的平台,光是在2024年,台灣汽車產業和汽車電子產值就達9,948億元,此刻是台灣汽車與車用零配件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關鍵時刻,切勿貿然調降進口關稅。


汽車產業為技術與資本密集產業,涵蓋鋼鐵、塑膠、橡膠、玻璃、機械、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領域。(圖片來源/ Ford)
面對全球汽車產業快速轉型的趨勢,車輛公會表示台灣汽車產業將持續以創新、品質和靈活供應為全球市場注入韌性,並期待與美方深化合作關係。面對這動盪時刻,台灣必須保持穩定的產業發展,避免在不必要的貿易摩擦中迷失方向,並繼續加強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總結來看,車輛公會呼籲政府要充分考量台灣汽車及相關產業的長期發展,並以慎重的態度處理貿易關係,避免影響國內產業的發展,並確保台灣在全球車用零部件市場中持續佔有一席之地。
說這麼多沒用啦,就看誰在打,為什麼只打裕隆?.....用政治來看你就懂了...

進口車關稅才多17.5%,是很多嗎?....同樣的車款,進口比國產多10萬我還是選進口版,懂?....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