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電動車可能會是過渡時期的產品

電車隨高密度能源儲存機制得進步早晚會取代絕大多數的燃油車
但應該不會太快,畢竟高能量密度等於高危險,安全機制與經濟效益也要能跟上
多年後燃油車大概只有在高山或大型荒野等電能補充困難的地方還無法被取代
這真的很難預測,以前還有預測過以後核能會大行其道,核能汽車機車飛機的,結果現在反核浪潮是一波波的,很難大規模技術擴展。


燃油電動車其實也是一種儲能裝置,現行石油能量還是佔世界很大一部分的能量來源,且石油生成機制目前尚不明朗,40年前就說今年會用完咯,結果現在打口井,石油還是嘩啦嘩啦的噴湧而出,簡直是地球膿包,用之不禁的能源。

能夠有這麼好用的能源,結果去用電力有點奇怪就是了
timlo

因為溫室氣體長期大量排放,進入人類文明未曾體驗過的沸騰時代了啊。現在是北極熊和太平洋島國居民在犧牲,再過不久就要換印度和巴西等熱帶國家和各國沿海城市居民犧牲了。

2024-08-27 21:17
inconceivability

你好像弄錯方向了,現在這是氣候暖化減碳的發展方向,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要討論能源缺乏的問題應該去找核融合的討論板

2024-08-28 9:17
之後應該就是邊跑邊充了 才是王道
alwayslee

沒錯。邊跑邊充了 才是王道[拇指向上]

2024-08-27 22:41
壓力鍋

alwayslee 可是要怎麼邊跑邊充?

2024-08-28 7:49
電動車不是過渡時期產品.........
過渡時期的是三元鋰電池.......
真正有問題的是這個東西,而不是馬達..




其他我不知道,我只覺得電動車二手價真的有夠爛
IONIQ 5大概一年折50,特斯拉一年也是個30起跳
alan050505

大鼻 你可以去跟那些丟出來的車主講啊

2024-09-02 13:24
大鼻

不是你說二手車價很爛的嗎?難道你被盜帳號喔

2024-09-02 13:27
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有很多規格戰爭
像是DVD的規格
錄影帶的規格
現在主要都是研發的專利權在競爭
引擎方面也有OHV的OHC差別
以前也說誰勢必取代誰
到現在還不是各玩各的
手錶也是一樣
石英錶出來說機械錶完蛋了
現在都智慧錶的時代了
機械錶一樣玩他自己的
石英錶也一樣玩他自己的
要說誰取代誰
誰是過渡
那都是片面之詞而已
一切都只是廠商在用對自己有利的說法罷了

日本就押重注在氫能源
而且現在勢必是在次世代能源的研發或是銷售方面出了狀況
所以才會講這些
就喊給股東看的而已
在我看現在這個就是一如往常規格之戰而已

目前押注在電池電動車的
是美國和中國
日本氫能源
韓國有氫能源也有電池
德國在研究合成燃料
每個方案都各有優勢與劣勢
要說現在的電動車只是過渡
所有的物品都會有次世代
這樣說起來的話
現在什麼東西也都可以說是過渡
核分裂技術也可以說是核融合技術的過渡
有線網路可以說是無線網路的過渡
無線網路可能又是衛星通信的過渡
有線電話可以說是無線電話的過渡
無線電話可以說是手機的過渡
但是這些所謂的過渡
一個大幅度的迭代更新
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
企業經營者必須要有願景給股東看給員工看
他喊他的其實跟消費者根本沒有太大的關係
大部分的人的車5-10年就會汰換
先進入市場的
就會形成相對完整的市場體系
最後會形成路徑依賴
除非有革命性的技術
或是重大的事件發生
不然根本不可能改變市場的走向
這樣的例子
在商業戰爭中就有很多這類型的例子
而且也不是東西好市場就接受
大部分的消費者最優先關心的是所謂的CP值
其次另外才是關心品質、質感、耐用度、操控等等
你現在買的車很高的可能你不會使用一輩子
要講什麼氫能源
等他弄好都不知道要多久以後了
屆時現在的電池電動車早就形成難以改變的市場
就算真的讓他成功改變市場好了
那都很多年以後了
以消費者來說
只是下次換車會換一個選擇而已
這又好比手機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一樣而已

日本很多僵化的企業思維
經常性在世界競爭中落敗
以前日本企業資源充足
可以亂槍打鳥
現在很多日本企業都在靠老專利撐著
很多東西都已經一敗塗地了
像是家電
又像是手機
又又像是電腦
身為消費者
當下什麼商品在風口浪尖
買那個就對了
各方各面的資源最充足
身為投資人
一般投資沒人會去買單畫大餅的未來
氫能源我將近二十年就聽過廠商畫的大餅了
但是電動車早在將近兩百年前就有了
哪有什麼過渡不過渡

舉例來說台灣之前有研發氫動力的機車
後來幾乎沒了消息
而Gogoro或是Candy那樣的車早已開始商業運轉多年
從這個角度看也是一樣的
如果這個氫動力的機車有一天真的上市了
那他要面對怎樣的市場挑戰
但是其實都跟消費者無關
因為消費者一定是哪個CP值高買哪個而已
所以要說什麼是過渡
我認為就只是企業畫大餅的內容
然後被一些人云亦云的人引用了而已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smallbeetw

大陸氫能源車專利排第二,了解一下…

2024-08-28 7:52
PHEV感覺相對來說好多了
smallbeetw

BYD 增程車可以跑2000多公里,而且是上市車,實車實測…

2024-08-28 7:53
timlo wrote:
2030碳排要減少45%
2050要淨零碳排
消耗一公升汽油就會排放2公斤多的二氧化碳

依照台灣的供電,大多是燒煤炭發電,2030碳排要減少45%根本達不到,更不用提要淨零碳排,
電動車=燒煤炭車,電動車反而比汽油車更不環保
ddnome

燃煤發電每度電0.9kg碳排,以1度電跑6公里,每公里0.15;汽油每公升3kg碳排,以1公升跑15公里,每公里0.2。總結來說,還是用電比較環保

2024-08-28 22:06
timlo

不懂就別亂講,台電一堆火力發電,但燒一公升汽油會比台電發4度電的碳排還高,電動車充4度電大約能跑20-30公里,比同重量的新油電車好一些,純油車就別拿來丟臉了。要減碳一定是先減量燃油車,特別是老車

2024-08-28 22:06
我的看法反而是,PHEV車類的油電會是過渡產品,無論是雙動力或是引擎發電機形式,而且會過渡蠻長一段時間。而電車才是最後留下的。而引擎車還是註定會走向團滅。
另外,固態電池是全世界先進車廠都引領期盼的,並非只有TOYOTA在等。PHEV車還是得繳政府雙稅,省油沒話說,但還是每萬公里或每年也還是要繳高額進場稅,有點划不來。
目前敝人有兩台車,其中一台focus柴油手排已屆高齡等著更換,本想考慮TOYOTA的PHEV,但是那P五的造型太不符合生活使用,就繼續慢慢等吧。希望能等到固態電池發達的那一天再來換。
AKA阿翰 wrote:
怎麼邊跑邊充啊?

手機上的磁吸無線充電巨大化

當然這科技還很遠
可能要搭配磁浮汽車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