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u wrote:違規是用路人道路設計有問題則是市府問題罰單數多到一定程度就代表問題不是只有用路人代表這裡的道路設計有問題 不然你來規劃阿都會地區就是人多車多,這樣的環境就是塞車,完全合交通規則開可能會更塞還是說你可以找一個世界上人口/車輛密度到一個程度的都會區上下班時間是不會塞車的?
kingwu220 wrote:追本溯源, 政府不是應該要檢視為何塞車, 然後改善"塞車"情況, 而不是一昧開罰?這段道路要上關渡大橋的人車流量已經超過原本道路設計的負荷, 是不是應該拓寬道路跟橋面? 關渡大橋上的車也是由平面車道回堵上來的,最主要是往淡水方向經常嚴重塞車車流無法消化就波及到關渡大橋然後再擴大到龍米路週邊。所以拓寬道路及橋面用說的很快但實際要做我看也很難。我現在就只能寄望淡江大橋完成,也許可以疏解一部份淡水的車流。還有不是"一昧"是"一味",意思是做菜都只有一個味道衍生為做事情不知變通都只用一招。
在台灣地區生活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被收過路費比方說,我在竹北的住處,走省道一號南下,是在左邊但是省道南下到了我家那一帶是完全沒有左轉,所以只能到1.5公里外的路口迴轉之後,再開一段回到家裡。結果那個路口被警察掛了一個禁止迴轉,還科技執法導致居民只能再開到更遠的路口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