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nce wrote:
政府的眼可不是平常小老百姓
分不清這車牌誰在開
而以現在的系統
"車"牌早就能輕鬆找到人
但是他如何利用,你知道?
這就對啦,區間測速,根本不知道誰在開車,車內是誰,
如何有違憲侵犯隱私這一說
車牌找到人,是找到誰?不就是車主
所以區間測速是監控人?還是車?
憲法保障的是人?還是車?
如車籍資料是違憲侵犯隱私
你打從出生的身分證資料、健保,你的就醫紀錄,全都違憲
現在進停車場很多感應式,拍照存檔自動紀錄你停多久,
出去還再輸入車牌逼你繳錢才能出場,難道不違憲?
你手機綁支付、信用卡自動扣款、ETC,全都違憲
你繳的水電費也都違憲,
憑什麼紀錄你一個月、兩個月的區間用多了少水,
用了多少電?憑什麼調你資料寄帳單給你??
與區間測速的差別在
區間測速就是防礙到少部份人想要行駛「超速的權力」
而這少部份的人代表就是樓主,
在前幾篇樓主可是特別發明了,人人皆有的「速度權」
我只能說實在太難騎了,光下坡就會超速啦,
一路上不斷的低頭注意我的時速表反而讓我降低注意力在路況的變化上,
我不覺得這樣會提升我的行車安全,
當然還是會看到一票車從我旁邊刷卡,因為時速40公里隨便就刷過去了,
然後停在攝影機前面休息等時間過,這是政府的本意嗎?
北宜對我來說不是每天都會使用到的路,菜車司機與當地居民的使用機會比較大,
搞成這樣未來那些為了拍照的阿弟啊,或是喜歡殺灣的騎士可能就不騎北宜了,
不使用北宜的人變多,肇事率當然就會下降,KPI數據就會好看,官員就過關了,
所以區間測速在我看來只是降低民眾使用北宜的手段而已,
如果大家都不使用北宜,那肇事率有一天就會變0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