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yssea wrote:
工資高低根本是假議題...(恕刪)
Tiguan 400 TDI 在德國售價5萬歐大概175萬台幣,台灣150幾萬,德國比台灣便宜?就算台灣比較貴,他是進口,也是應該,上面是說國產。
以前福斯T4台灣組裝加領牌弄到好才80.90萬,現在T6超級陽春版100超弱馬力也要至少140以上,如果國產的話應該也有機會壓到百萬上下。
我不是納粉,6台車沒一台是納智捷,只是就事論事。
如果要讓國內消費者願意嘗試買你的車(幫你試車?),是不是考慮定價策略要做調整?
差不多的錢,我為什麼要買一個我充滿疑問的車?愛國心?
再來就是除錯的能力,我無法統計到底目前納牌的車有多少比例是存在無法解決或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你可能不明白現在網路的威力,一但有這樣的案件開始出現,持續發酵,對於品牌形象傷害是很大的,即便這種案件只占少數,但因為你是新的品牌、大家的質疑會迅速產生。
國內的市場很小,納牌要生存非常困難,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納牌所有人員的付出,敢走自有品牌的汽車工業,非常不簡單。
我不清楚到底納牌接受政府什麼樣的補助,包含關稅的保護,比起他拿到的補助,我更想知道這樣的補助對於發展汽車工業的助益如何?嚴老闆說:「謝謝政府多次照顧汽車產業,過去 40 年每年都照顧一次,照顧了 40 次,但韓國政府只照顧一次,一次就是 40 年。」或許有人認為這是他的藉口,但我其實更想知道背後的涵義是什麼?
納牌到底是面臨什麼樣的經營問題,技術?行銷?研發?這真的只有納牌高層知道了,所以我不會說納牌是扶不起的阿斗。
常常有人拿現代汽車來比,我只知道的是韓國政府是傾國之力去培植國內幾家大企業(包含三星、LG等等),所以韓國政府與這些大企業的關係匪淺,問題不少;再來就是韓國人愛用國貨這件事,我相信縱使有愛國心,現代的品質應該也是有做起來才是。
無論你覺得納智捷做得如何,無論是鼓勵或批評,我想都是為了它好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