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snake1225 wrote:
有時候我們在國道塞車...(恕刪)
就簡單五個字
內線龜頭車!!!
內線龜頭車!!!
內線龜頭車!!!
別不相信,
當多年的經驗,穿越過無數的龜車陣之後,
會塞車,十之八九,都是內線龜頭車,
而且,
每坨龜車陣,都有一輛自私,無知,且不知廉恥的內線龜頭車,擋在最前頭。
沒有內線龜頭車,現況下十之八九的塞車都不會發生。

不用跟笨蛋吵架 黑名單真的很好用
只剩"悲劇"了

交通大學運管系的論文
研究背景
高速公路上發生壅塞在台灣地區算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排除事故、施工等造
成車道縮減之現象,車流仍然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慢下來,無法如預期一般順
利行駛。假如車子彼此的間距夠大,即使前方車輛在行駛中略為減速,對後方之
車輛影響也非常輕微。但假如行車間距夠短,達到所謂車流之「臨界狀態」,此
時當某輛車輕踩一下煞車,該駕駛踩煞車的影響便會開始往後傳,且減速程度越
來越大,最終導致車流完全停頓發生塞車現象。
西成活裕在壅塞學-人、車、螞蟻、網路、細胞一路暢通的秘密一書中提到:
「當車子開到平緩的上坡時,駕駛不會注意到有上坡,所以並沒有改變踩油門的
力道。然而車速會因為坡道慢慢降低。等速度減低到一定成度之後,駕駛才會警
覺行經上坡路段而開始加速」,然此時若後方已有來車,已經因此受到影響而擠
在一起;假如在上坡前恰好有平緩之下坡,構成所謂凹陷路段(Sag Section),則
後方車輛追上來的速度會更快,面對突然減速之前車踩煞車的力道也會更猛。

每個路隊長都嘛說他有"最高速限"
實際上呢?

8924132 wrote:
西成活裕在壅塞學-人、車、螞蟻、網路、細胞一路暢通的秘密一書中提到:
「當車子開到平緩的上坡時,駕駛不會注意到有上坡,所以並沒有改變踩油門的
力道。然而車速會因為坡道慢慢降低。等速度減低到一定成度之後,駕駛才會警
覺行經上坡路段而開始加速」,然此時若後方已有來車,已經因此受到影響而擠
在一起;假如在上坡前恰好有平緩之下坡,構成所謂凹陷路段(Sag Section),則
後方車輛追上來的速度會更快,面對突然減速之前車踩煞車的力道也會更猛。
(恕刪)
想要理解這個現象,可以去觀察國三南下新台五、南港、南港系統、福德隧道這段完全符合書中所述,先緩下坡然後緩上坡,也真剛好每天都無故塞車
chiashin wrote:
龜能龜到多慢?
時速90公里好不好!
這樣車流的平均時速,還是有90公里以上!
關鍵還是一堆愛亂變換車道的駕駛!)
哈, 如果在速限110的路段, 還是以時速90當"內線龜頭車"
那真的就應了我先前說的,自私,無知,且不知廉恥。
無知的部份,常常是,
內線超車道,最低速限等於最高速限。
最高速限110的路段,內線超車道的最低速限也是110。
此時,"內線龜頭車"以時速90龜於內線當頭車,除了自私、無知、不知廉恥外,同時也違規了。
而之所以稱之為"內線龜頭車"
當然就是:
1.其前方無堵塞。
2.行駛於內線。
3.實際車速(非表速)低於內線最低速限(=最高速限)。
4.無法超越中外線車子,或一直被中外線的車子超越。
5.因第4點原因,堵塞到後車,且不切換至中外線讓後方車速較快的車使用超車道,而形成龜車陣。
當龜車陣形成後,龜車陣中才會出現一些車在車陣中切換車道,要穿越這龜車陣。
如果沒有內線龜頭車,就沒有這些為了穿越龜車陣而在車陣中變換車道的車子。
所以第一層次的因,還是"內線龜頭車"。
造成的果則是出現了在車陣中為了穿越龜車陣,而變換車道的車,這是第一層的果,第二層的因。
第二層的因造成的果則是在龜車陣的後端車速,遠低於龜車陣前頭的車速。
(也就是龜車陣前端是90,到龜車陣後端可能是五六十或更低,端視龜車陣的大小而有所影響。)
然而,沒有穿越過龜車陣的人,看到的因,都以為是在車陣中變換車道的車。
但穿越過龜車陣的人,都知道,禍首是內線龜頭車。
所以,高速公路上除了車禍外,會造成塞車的原因,都是車速不夠就切入內車道當內線龜頭車的人。
因此,
真正會塞車的最主要關鍵,還是內線龜頭車。
真正會塞車的最主要關鍵,還是內線龜頭車。
真正會塞車的最主要關鍵,還是內線龜頭車。
至於變換車道這檔事!!
搭配最正確的超車道用法,
行駛於中線,為了要超越中線的前車而變換車道至內線,
以實際車速控制在最高速限或略高於最高速限的情形下,
快速超完中線車後,再變換車道,回到中線。
要不斷的使用超車道,就應該要不斷的在中內線間變換車道。
如果不太敢變換車道的人,就不要使用內線超車道了。
不然,切進內線後,八成都是內線龜頭車居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