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什麼有時候塞車到盡頭卻是很正常

昨天大年初四,二姨子全家早上從墾丁回家, 在萬巒吃飯後繼續北上,延路大塞車,中間很多路段有用路間(部分開有開放 有些是違規),晚上七點到新竹
早上九點墾丁出發。
tony1838 wrote:
昨天大年初四,二姨子...(恕刪)

ethan567 wrote:
一般車煞車100~0km...(恕刪)

當速度高於右側車輛時
就不存在硬塞回中線的問題了


台灣的問題是到交流道時
三線都是要下匝道的
redsnake1225 wrote:
有時候我們在國道塞車...(恕刪)


就簡單五個字

內線龜頭車!!!

內線龜頭車!!!

內線龜頭車!!!

別不相信,

當多年的經驗,穿越過無數的龜車陣之後,

會塞車,十之八九,都是內線龜頭車,

而且,

每坨龜車陣,都有一輛自私,無知,且不知廉恥的內線龜頭車,擋在最前頭。

沒有內線龜頭車,現況下十之八九的塞車都不會發生。
今年的春節時間不長.所以很多人出去都會遇到塞車.本人今年南下是深夜12點出發.至高雄只要3.25小時.但是要北上時.則遇到了大塞車.不管你是國一國三還是西濱全部上演了大逃亡.路上全部都是車.你們還要上去塞.那也只能是咎由自取了.國道不行走快道.快道不行走省道.省道不行走縣道.鄉道.國道快道塞在上面的人才可憐.連想上個廁所都要忍著.還不如下來走平面至少沿途可以找到便利商店或者加油站上洗手間兼吃個麵包再上路.何必上去塞在國道呢.也沒比較快.總結就是.人們都是不想思考的.只想忍著快點回家.那只好大家一起在上面忍耐著吧.如果肯思考一下.路會有很多選擇的.何必為難自己的膀胱呢.呵呵.
不用跟笨蛋吵架 黑名單真的很好用
百慕里 wrote:
就簡單五個字內線龜...(恕刪)

龜能龜到多慢?
時速90公里好不好!
這樣車流的平均時速,還是有90公里以上!

關鍵還是一堆愛亂變換車道的駕駛!
長上坡是會到 90 以下的。這幾天我看 google地圖,可以看到一高、三高,都在約略相同緯度地帶呈現紅色、紅黑色。
很多慢車都認為他很正常可以被諒解,開車慢是他的權力,所以數公里車流速率都被他決定了 。
我半夜開國三、國一北上,長上坡就是只能 90 以下。
只要有"路隊長"後面的車就沒有"車距"
只剩"悲劇"了


交通大學運管系的論文

研究背景
高速公路上發生壅塞在台灣地區算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排除事故、施工等造
成車道縮減之現象,車流仍然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慢下來,無法如預期一般順
利行駛。假如車子彼此的間距夠大,即使前方車輛在行駛中略為減速,對後方之
車輛影響也非常輕微。但假如行車間距夠短,達到所謂車流之「臨界狀態」,此
時當某輛車輕踩一下煞車,該駕駛踩煞車的影響便會開始往後傳,且減速程度越
來越大,最終導致車流完全停頓發生塞車現象。
西成活裕在壅塞學-人、車、螞蟻、網路、細胞一路暢通的秘密一書中提到:
「當車子開到平緩的上坡時,駕駛不會注意到有上坡,所以並沒有改變踩油門的
力道。然而車速會因為坡道慢慢降低。等速度減低到一定成度之後,駕駛才會警
覺行經上坡路段而開始加速」,然此時若後方已有來車,已經因此受到影響而擠
在一起;假如在上坡前恰好有平緩之下坡,構成所謂凹陷路段(Sag Section),則
後方車輛追上來的速度會更快,面對突然減速之前車踩煞車的力道也會更猛。



每個路隊長都嘛說他有"最高速限"
實際上呢?

8924132 wrote:
西成活裕在壅塞學-人、車、螞蟻、網路、細胞一路暢通的秘密一書中提到:
「當車子開到平緩的上坡時,駕駛不會注意到有上坡,所以並沒有改變踩油門的
力道。然而車速會因為坡道慢慢降低。等速度減低到一定成度之後,駕駛才會警
覺行經上坡路段而開始加速」,然此時若後方已有來車,已經因此受到影響而擠
在一起;假如在上坡前恰好有平緩之下坡,構成所謂凹陷路段(Sag Section),則
後方車輛追上來的速度會更快,面對突然減速之前車踩煞車的力道也會更猛。
(恕刪)


想要理解這個現象,可以去觀察國三南下新台五、南港、南港系統、福德隧道這段完全符合書中所述,先緩下坡然後緩上坡,也真剛好每天都無故塞車
chiashin wrote:
龜能龜到多慢?
時速90公里好不好!
這樣車流的平均時速,還是有90公里以上!

關鍵還是一堆愛亂變換車道的駕駛!)




哈, 如果在速限110的路段, 還是以時速90當"內線龜頭車"

那真的就應了我先前說的,自私,無知,且不知廉恥。



無知的部份,常常是,

內線超車道,最低速限等於最高速限。

最高速限110的路段,內線超車道的最低速限也是110。

此時,"內線龜頭車"以時速90龜於內線當頭車,除了自私、無知、不知廉恥外,同時也違規了。



而之所以稱之為"內線龜頭車"

當然就是:

1.其前方無堵塞。
2.行駛於內線。
3.實際車速(非表速)低於內線最低速限(=最高速限)。
4.無法超越中外線車子,或一直被中外線的車子超越。
5.因第4點原因,堵塞到後車,且不切換至中外線讓後方車速較快的車使用超車道,而形成龜車陣。


當龜車陣形成後,龜車陣中才會出現一些車在車陣中切換車道,要穿越這龜車陣。

如果沒有內線龜頭車,就沒有這些為了穿越龜車陣而在車陣中變換車道的車子。

所以第一層次的因,還是"內線龜頭車"。

造成的果則是出現了在車陣中為了穿越龜車陣,而變換車道的車,這是第一層的果,第二層的因。

第二層的因造成的果則是在龜車陣的後端車速,遠低於龜車陣前頭的車速。

(也就是龜車陣前端是90,到龜車陣後端可能是五六十或更低,端視龜車陣的大小而有所影響。)

然而,沒有穿越過龜車陣的人,看到的因,都以為是在車陣中變換車道的車。

但穿越過龜車陣的人,都知道,禍首是內線龜頭車。

所以,高速公路上除了車禍外,會造成塞車的原因,都是車速不夠就切入內車道當內線龜頭車的人。

因此,

真正會塞車的最主要關鍵,還是內線龜頭車。

真正會塞車的最主要關鍵,還是內線龜頭車。

真正會塞車的最主要關鍵,還是內線龜頭車。




至於變換車道這檔事!!

搭配最正確的超車道用法,

行駛於中線,為了要超越中線的前車而變換車道至內線,
以實際車速控制在最高速限或略高於最高速限的情形下,
快速超完中線車後,再變換車道,回到中線。

要不斷的使用超車道,就應該要不斷的在中內線間變換車道

如果不太敢變換車道的人,就不要使用內線超車道了。

不然,切進內線後,八成都是內線龜頭車居多。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