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納智捷總經理:盼政府給國產車生存空間

給我一個正當的買你納智捷的理由!

xxalex23 wrote:
先全車系六安和ESP...(恕刪)

把零件外包給南朝鮮取消再說吧?
自己都不給臺灣訂單了,為什麼要人家買零件是南朝鮮+大陸的臺灣國產車呢?
某些零件是轉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去了?
如:日本訂單轉南朝鮮
勁揚丫德哥
genekcs wrote:
給我一個正當的買你...(恕刪)

好開 這是我在01別的有關納牌主題 別人回覆我的理由

但是 好開兩個字 很籠統 也欠缺比較性 但是車主就是愛呀
納智捷S5沒賣60萬以下真的說不過去⋯⋯
國產車卻是進口價,有誰會想買啊
進口車,加稅兩倍,這空間夠大了吧,就為了你一家裕隆? 澳洲怎樣,澳洲非常好阿,買什麼車都便宜,買一台中古5,6年的alits只要5萬臺幣,農場摘摘水果都賺臺幣7~8萬
新車一台4~50萬臺幣,臺灣買10年中古的都20~30萬領的都20k~30幾k
澳洲哪裡差
大家知道為什麼 L 要鎖零配件嗎?
如果在台灣開模具的 為什麼市面上沒有副廠牌?
因為...
都是大陸製台灣貼牌的啦~~~

微甜汽泡酒 wrote:
套用前一陣子
資深總裁級人物的邏輯

納牌在努力經營自己的品牌, 不要一味只看營收, 賣50w的車子 要是有70w配備, 那叫有值價
你做久了, 消費者遲早會看到



你講得這麼中肯
是要其他人怎麼接下去啦
這種沒救的企業.....
別人我是不知道啦
反正我是不買了

立維克 wrote:
納智捷的未來,或許以發展電動車還可一博



汽油車就妥善率2266 你還期望他做 高階的電動房車?

那不就是高價格的電子土立土及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XD,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建議XD
轉貼自臉書某臉友:

[特權就是我的競爭力]

裕隆1960年開始設廠生產小客車,其他車廠包括和泰也想跟進,結果通通不准設廠,只有裕隆可以設,其他不能設,搞到其他車廠最後倒一片

兩年後1962年國民黨通過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規定計程車只能開國產車不能開進口車,哇,計程車司機又倒一片,因為已經有人買日本車來開,結果現在不行開

而且市面上只有裕隆生產的青鳥,一台要20萬,你沒看錯是1960年代的20萬,可以買一棟台北市的房子,而且其他車廠都被國民黨封殺光光,所以別的車廠無法生產小客車,只有裕隆有,然後裕隆當然賺飽飽了,因為計程車司機都只能買裕隆青鳥

你說這跟政商裙帶有什麼關係,很簡單,裕隆嚴慶齡是國民黨中常委,所以你就知道什麼叫特權。


裕隆真是慘澹經營呢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