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例:健大車體 客運
範例二:大吉車體 客運
全台灣無論是國道客運還是一般客運幾乎通通都是『非整車進口的遊覽車(拼裝車)』耶.....
到底是別人就事論事批判到紅牌的違規就是看見紅牌就眼紅?
還是有些人看見紅牌違規入鏡就開始睜眼說瞎話紅牌的一切都是對的?
2004年10月9日清晨約5:02分左右,一輛載著29乘客(不含1名駕駛)準備前往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的遊覽車,在阿肯色州(Arkansas) 55號州際公路下交流道時,撞上路旁的出口標示牌,之後車身翻覆到排水溝邊坡。這起事故,造成15死(含駕駛)、13重傷,2輕傷。

這是所謂先進國家之車輛發生的事故(此車是號稱堅固耐用的MCI製造的,意外吧)。
再截取一段:
許多人認為,國外的遊覽車體多為一體成形,只有台灣是畸形的拼裝車身與進口底盤的產業型態,同時,更沒有相關的法令可以規範這些車體廠。事實果真如此?
此處參考BUILDERSBUSES網站,該網站詳細整理了歐、亞、北美、南美、非、大洋洲等處,專職於遊覽車及巴士車體和底盤組裝的車廠資料。以歐洲為例,組裝遊覽車或巴士這類大型單體車的車體廠就多達86家;或者,以澳洲為例,根據該網站所整理的資訊,至少就有9家車體廠,再搭配歐洲車廠如Volvo,Scania,MAN,mercedes benz等所生產的底盤。
其餘的請到這裡觀看全文
到底是別人就事論事批判到紅牌的違規就是看見紅牌就眼紅?
還是有些人看見紅牌違規入鏡就開始睜眼說瞎話紅牌的一切都是對的?
weaber wrote:
我不知道市區公車算不算拼裝車
公車不算的話,其他客運、遊覽車全~都是拼裝車
而且這次是司機問題較大,最主要還是疲勞駕駛
以台北市公車來說主要車種區分成"全長10~11公尺的甲類大客車"以及"全長7公尺的乙類大客車",
甲類大客車...100%進口底盤台灣車廠打造車身,
乙類大客車...100%原裝全車進口!
目前車型主要是TOYOTA COASTER,100%日本原裝全車進口...
台灣車廠只有加裝公車所需使用的電子設備,
其他品牌車種則會在2年內依據法定年限而報廢...像是三菱的ROSA在去年起就陸續報廢.
至於疲勞駕駛...
台北市公車司機來說,
雙班制最短工時約為9.5小時,雙班制最長工時約為11.5小時(非固定,有業者是要求每月有4天),
單班制最短工時約為11.5小時(中間休息1.5~2小時),
單班制最長工時約為15小時(中間休息2~3小時),
無論是哪種班制每個月就只有4天排休假...就算如今7休1也是一樣...
從以前至今勞工局根本不敢查公車業的工時...因為市政府自己也是幫兇...101跨年煙火的疏散專車100%超時工作!
就算這樣子已經比很多運輸業要好了...一切都是為省成本獲得最大利潤的惡性循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