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了看回文內容
很多人根本沒看新聞就直接回文了吧?
新聞中所提到的裝置跟立意很完整清楚呀?
1.紅燈熄火可減少廢氣排放,對於機車騎士的健康有益(難道人人都愛狂吸汽機車廢氣?)
2.研發成功將裝置在新機車上,沒有說要舊車都強制加裝吧!!
3.文中有提到"因交通號誌未能依實際路況與流量而轉換,導致行進中的車輛每遇號誌警示即開開停停",也實際指出了現有情況(號誌)所造成的結果(走走停停),而這走走停停也就是造成耗能跟空汙增加的因素之一。
4.其實有些新款汽車也將類似裝置加入設計中了,而實際達成的低油耗也是我們消費者所期望的。
紅綠燈的停等時間規劃是有依據的,雖然有些地方的停等時間真的是設定的有點離譜(文中也提出是問題之一)
但是某些十字路口因為車流量大,停等時間高達80秒以上的,是不是就很適合熄火一下的動作?
試想一下,在停紅燈的時候整個機車停等區沒有怠速排氣的味道,也沒有引擎的噪音,大家舒服的等著綠燈,然後一轉油門,機車就自動啟動引擎前進,我覺得很好呀!
或許有人會說機車開開關關的容易壞,但是我覺得新款機車沒這麼不耐操,而我的6年老勁戰也是這樣開開關關的三年多了,還是讓我可以天天內湖萬華兩邊跑,這一點我認為不用擔心。
而且紅燈熄火,也可減少怠速時的油耗,就像實際上暖車的動作也比較建議發車後慢速上路,減少原地耗油,從自家巷子騎到大馬路上剛剛好暖車完畢。
而老車熄火會發不起來的也要檢討為啥發不起來,那種都欠缺保養,或是使用者本身就不懂得保養,或許基礎維修保養的知識也要列入考駕照的考題才對。
為了自己的健康跟荷包,遇到超過30秒的紅燈,關掉引擎,喘口氣,看看路邊的正妹或帥哥,然後綠燈再出發~!!
舒適的綠色交通環境還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
然後新機車加入裝置,讓整體環境隨著政策實施與民眾使用習慣的改變還慢慢改善
以視覺而言,最明顯的就是老舊2行程機車的白煙跟大卡車的黑煙,政府對於環保這一點老是當口號喊,卻拿不出半點作為...最容易看見的空汙,也沒想過要怎麼處理
我覺得電動車最優先推廣的應該是那些大卡車.......
以電動車的高扭力跟需要空間安置大容量電池這兩點來看,大型載貨卡車應該是最剛好的對象
而原本的車型設計應該也很適合抽換式電池的安置(免除長時充電問題)
電動機車應該屬於都市內短程通勤工具,不過可充電的點實在是很少....
臺北市政府的地下停車場有電動機車的停車格,有附上插座可以充電喔~問題是停放的全都是吃油的機車....
所以看得出來電動機車也快成為我們的口號了吧......
然後對岸的"綠源機車"早就滿街跑了....我們還再喊著要電動機車?
大陸有些城市有機車街,滿街的車行,超大的"綠源機車"廣告~不過也有城市禁摩,像西安就禁止機車進入市中心
各種政策有好也有壞,有時候完全是看市場跟選票來走.....只是大陸的作法比較強硬,台灣有選票危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