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新聞]能源稅今定案? 財部盼後年開徵

dadaho102 wrote:
你去吃飯的店家會開,...(恕刪)

我覺得很好阿。
開冷氣的店家成本一定比不開的高,成本就反映在售價上。
顧客因價格高漲自然就會比價,便往售價較低的店家去。
久了大開冷氣的店家看到不開冷氣的店生意比較好,自然就會把冷氣關掉以較低成本了。
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能源稅可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是大家會減少用車用油...路上車輛變少....減碳..但這是重點嗎?

能源稅光是一間小型的運輸物流公司(10輛車)..一個月油費成本就增加500萬
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用品,無論是,吃的用的喝的穿的甚至於是物質享受..看的
全部都是經由運輸這步驟在循環
從原料>(運輸)>工廠>(運輸)>大盤>(運輸)>中盤>(運輸)>門市>>消費者
所以民生用品一定會漲價
到最後就是連便當雞排都漲價

如果這波能源稅配套有想好
如:
1.增設公共運輸設施
2.取消車輛燃料稅牌照稅...甚至於降低車價,使用者付費,要用的人再付錢..
3.改善交通,取消人孔蓋.電線桿

如果只是缺錢只會向人民要
那這政府不就跟對岸一樣了....

官坐的車,用人民的錢買的
官坐的車(油費),也是用人民的錢買
官吃的便當,也是用人民的錢買
甚至於,身上穿的(衣服),奢侈用的(手機),都是預算(報帳)來的
能源稅只是個障眼法
龜車永遠會拿出速限來當藉口
fayever wrote:
我覺得很好阿。開冷氣...(恕刪)

你平常吃的米.蔬菜.民生必需品都是由中南部的農地.工廠用汽油運送上來的,漁獲也是漁船加油捕來的
汽油漲20元,就算連不開冷氣的麵攤都會漲價,而且幅度肯定不會小
你要說不吃麵攤,自己煮好了,電費.瓦斯費也會漲,菜市場的菜也是由各地運送上來的,原物料不會漲嗎?

怎麼好像支持這項政策的人總是抱著不會搞到自己的想法,有事都是別人的事
自己不開車.不開冷氣就以為沒事?乾脆說你也不需要吃飯好了,其實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
x18999 wrote:
你平常吃的米.蔬菜....(恕刪)

我當然知道原物料會漲阿。
但是現在的社會消費型態是浪費多過於需求,藉物價上漲壓制無謂的購物我認為沒什麼不好。
舉例來說,我常常會去買麵包。
一次算買三個,我都請老闆幫我裝在一個袋子裡。
同樣買三個麵包的消費者,則是每個麵包都裝一個塑膠袋,最後再拿一個手提袋。
若油價上漲,麵包價格不算,袋子一個收費五元。
我買三個麵包用一個袋子,只加了五塊。
別的消費者則用了三+一個袋子,就多了二十塊。
一週不要多,買兩次就好。
我一年買袋子的錢是52週X2X5,五百二十塊。
拿四個袋子的則是52週X2X20,兩千零八十元。
但是最後袋子都是要丟掉的,等於白白浪費了一千多塊的錢與物料。
如此的消費型態,物價上漲多花了錢難道要怪政府嗎?

我認為政府這次的稅改是正確的方向,而且來的太遲了,應該儘早實施才對!
fayever wrote:
我當然知道原物料會漲...(恕刪)


12年後麻煩你來養我們廣大的01網友啊!
fayever wrote:
我當然知道原物料會漲...(恕刪)


跟袋子沒有關係

跟你買的麵包有關係

比如未實施能源稅之前一個麵包賣10元

實施能源稅後一個麵包要賣你30元你要嗎

抗議店家賣太貴嗎

店家:我也不想漲阿~麵粉成本提高~電價提高~瓦斯提高~我不賣貴一點會倒店阿

現在大部分民眾消費意願都不高

能源稅一實施~會讓更多人不願意消費~更多店家倒閉~更多人躺在家裡無所事事

醫院精神科會更多人掛號(因為生活壓力太大)

所以這個能源稅根本不是為了環保所設立的

如果你的年薪有150萬以上~那我想這對你的引響衝擊不會太大

=========================================================

政府要增加稅收~應該要先減少不必要的政府支出~先把虧損的國家政策改進才對

先把健保虧損改進再說吧~~~~每年都要漲價~每年都在喊虧損

為什麼會虧損~有人浪費醫療資源~那就調漲浪費的人阿
fayever wrote:
我當然知道原物料會漲...(恕刪)

這樣說也對啦
有危害環境就該課重稅


製造一個麵包要產生多少co2你知道嗎?
先不說貨物運輸費(因為既然贊成課徵能源稅就包含在內了)

其他流程也產生不少co2(麥→研磨麵粉→還有麵包裡面的配料還有烤麵包,廢水等等)
除非你把麵包當正餐維生
否則吃麵包真是罪大惡極啊
說的太嚴重了
改一下吃麵包真的很浪費啊
不吃並不影響生活
吃了卻造成環境污染

早就該課徵浪費糧食稅了
我還覺得還來的太晚了
我認為政府沒做稅改的正確的方向,再來的太遲了,應該儘早實施才對!

照這種思維下去
除了該吃的三餐以外
一切消費都該課徵重稅
人類生活活動就該只是三餐能活著所需
不該課徵重稅


覺的我的言語太偏激嗎?
順便附上別人收集的公開過的報導
http://blog.roodo.com/glenngould/archives/3900503.html

生產一公斤肉類約製造卅六公斤的溫室效應氣體。生產四百廿毫升牛奶約製造一點二公斤的二氧化碳。
近年來已經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 養牛過程中消耗大量資源與產生更多溫室氣體, 更甚於工業生產。當然, 人們可以吃其他的食物補充熱量, 但是我們是否有充足的證據顯示, 生產穀物、蔬菜的過程中不會製造額外的溫室氣體呢? 在同樣的計算基礎上, 製造的二氧化碳一定比開車更少呢?


政府是否正在考慮每公斤米該課徵26元的稅了
牛肉豬肉每公斤是否都該課徵26元了
好像算錯了
一公斤米和肉好像都比一公升汽油co2多
該課徵多少呢
是不是該打電話問一下執政黨
不過手邊有數據可參考
每公升汽油約排放2.2公斤的二氧化碳
每公升柴油約排放2.7公斤的二氧化碳
生產一公斤肉類約製造卅六公斤的溫室效應氣體
一公升汽油收26元稅●一公斤肉該課徵425元環境稅才對●執政黨快實施吧
至於麵包就要專業人士算了


ps
吃麵包吃肉的的真該死
應該儘早實施課徵重稅才對!

fayever wrote:

我當然知道原物料會漲阿。
但是現在的社會消費型態是浪費多過於需求,藉物價上漲壓制無謂的購物我認為沒什麼不好。
舉例來說,我常常會去買麵包。
一次算買三個,我都請老闆幫我裝在一個袋子裡。
同樣買三個麵包的消費者,則是每個麵包都裝一個塑膠袋,最後再拿一個手提袋。
若油價上漲,麵包價格不算,袋子一個收費五元。
我買三個麵包用一個袋子,只加了五塊。
別的消費者則用了三+一個袋子,就多了二十塊。
一週不要多,買兩次就好。
我一年買袋子的錢是52週X2X5,五百二十塊。
拿四個袋子的則是52週X2X20,兩千零八十元。
但是最後袋子都是要丟掉的,等於白白浪費了一千多塊的錢與物料。
如此的消費型態,物價上漲多花了錢難道要怪政府嗎?

我認為政府這次的稅改是正確的方向,而且來的太遲了,應該儘早實施才對!

我想你才是搞不清楚狀況吧

油價攀高以後呢?萬物上漲,肥到的是誰?中油、台塑第一個飽,然後是所有的資產類股、食品類股...

而人民會往交通便捷的都市集中,此時建商與投機客就解套了(或繼續炒房價)

然後大企業、投機客都更加支持這項德政,類似兩萬二的方案會一再出現,企業家無不拍手叫好
(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政策是對人民有益的,)

然後怕失業或是怕流浪會讓你敢怒不敢言,甚至老闆會有意無意要你投票給誰...

油價高導致的物價高,同時人民貧富差距大,會發生什麼事情?治安

有人說亂世用重典,這句話是錯的,亂世都吃不飽下一餐何去何從不知道
(治世用重典才是正解)

那出門沒被搶被殺是祖上積德,為了活下去,什麼都會出現,人民花不起錢開始借錢,銀行借不到怎辦?

自殺、地下錢莊、偷拐搶騙、加入黑道、走私...這樣才能活下去

最終,會有三個結果,革命、中國接管、台灣黑手黨化
fayever wrote:
我當然知道原物料會漲...(恕刪)

什麼?袋子??漲價的會是麵包不是袋子啊...
袋子你可以選擇不要用,如同油價漲了少開車就好
麵包.民生必需品漲了怎麼辦?一天三餐吃一餐就好?
Q122QQQ3600 wrote:
除了該吃的三餐以外
一切消費都該課徵重稅
人類生活活動就該只是三餐能活著所需
不該課徵重稅

我覺得這是可以討論的方向,一點都不偏激。
有人說,未來吃的雞排喝的珍奶都要漲價,會活不下去。
問題是,這些東西在三五十年前也沒有,大家不也都活下來了?
我個人是不買什麼雞排珍奶的。
老實說,我這三年親手買過的冷飲與小吃攤的東西,大概只是一般年輕人不到兩個月的量。
口渴了就喝水,肚餓了就吃飯,極少有零食飲料下肚的。
就算未來便當漲到一百五十塊,也不會對我的生活有所影響。因為薪水絕對會漲,了不起幅度沒有那麼大。
算起來,兩個便當加早餐算三百好了,也只比我現在一天的生活費-三餐+車錢兩百七十幾多二十塊而已,有什麼影響?

前面已經說過了,要抑制的是無限度的盲目消費。
坐車通勤、吃飯填飽肚子算盲目消費嗎?
請各位理性點,不要看到要課徵稅務就像看到鬼一樣。
稍微改變一下生活型態,就會發現事情根本沒那麼嚴重。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