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下面這一版說是投不同意所以擋不了
一位在某電動車公司上班的學弟
BYD有泰國生產工廠
如何算是洗產地
------------------------------
2024年6月19日,印尼雅加達車展,民眾試乘中國車商比亞迪的電動車。美聯社
中國電動車廠牌比亞迪(BYD)在泰國羅勇府(Rayong)的工廠今天(7/4)啟用,是比亞迪在東南亞的第一座工廠。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羅勇府位於泰國曼谷東南方,是工業要地。據比亞迪執行長王傳福在啟用典禮上表示,羅勇廠一開始將著重生產純電動車,然後擴大到油電混合車。
王傳福說,比亞迪泰國工廠將能達到年產15萬輛車,產線包含汽車製造的4大流程、以及零件製造,預計將能帶來1萬個就業機會,「泰國有明確的電動車發展願景,正在進入汽車製造的新時代,而我們將把中國的技術帶到泰國」。
窮人 wrote:
看起來,政府...(恕刪)
這邊是汽車版,
單純就汽車巿場而言,
台灣是各國的車子都有!除了…..
Nissan Kicks ePower就是泰國生產!
BYD目前在泰國汽車市場,
也是讓泰國人買單的一個品牌。
且讓我們看下去吧⋯⋯
但MG也是運氣不好,遇到瘋子,去年差點被全部封殺。
有些人常提和泰建議自製率,是故意搞MG,如果真的要搞MG,直接建議封殺不是更快?
不管和泰還是裕隆,政治都是二邊壓寶的,沒人會笨到只買其中一邊。
15-35%自製率就是個中華/裕隆能接受,經濟部也能跟上面交代的遊戲規則。不接受就是全面封殺了,中華根本不敢大聲抗議。唯一大吵的是南陽。
像泰國見面就是40%要使用泰國零件,台灣第一年15%,根本低到好笑。
自製率之後MG其實沒漲多少錢,但是銷售變差了,原因個人猜測主要是中國車的身份曝光了,本來只有少部分車友知道,新聞一曝光,一般民眾也都知道MG是中國車了。宣傳很久的英倫品牌破功。
現在BYD面對的政府態度,就是本來去年MG要面對的,現在除非某人下台,不然抗中這個神主牌,不可能放棄。
依原來遊戲規則,泰國生產且非中國生產過境泰國洗產地的汽車,本來就可以進口到台灣,但是政府現在擺明不審查,不發許可,車商根本沒辦法。
而且不管怎麼修法都沒用,因為現行法規本來就可以進口泰國車,但是行政機關有的是奧步可以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