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會等到固態電池商品化才買電動車嗎?

吉小利 wrote:
假設,我是說假設
8年後過保,電池真的壞了
但8年後電池更換也都普及到外面一般小廠家就能拿料更換了
省的油錢夠換電池還有找了
這幾乎不可能,電池上面的晶片都鎖死特定系統
沒有哪家廠商笨到把賺錢的管道開放給別人,
你看狗肉的電池開放民間維修了嗎?

電池本身不難組裝,重點是BMS晶片把你鎖死你就沒戲唱,
即使破解BMS晶片,後面還有與車子中控電腦的認證要過關,
破解了行車電腦認證,後面還有充電樁的認證
多的是方法可以把非法改裝擋下來,然後取消原廠保固
極端氣候還是不要考慮電動車,台灣忽冷忽熱,車子在戶外要面對氣溫,雨水,各式各樣想不到的狀況
gprs19 wrote:
極端氣候還是不要考慮電動車,台灣忽冷忽熱,車子在戶外要面對氣溫,雨水,各式各樣想不到的狀況


台灣叫極端氣候?

真幽默.

Fa1con

被保養廠洗腦慣了[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4-02-02 10:21
有錢有需要就買,開了一年多的電車,越開越滿意,另外一台油車去年就賣掉了
要到所謂技術成熟,我只能坐電動輪椅車了

也許哪一天又換回油車也不一定
一. 台灣電車成長率只有 1.1%, 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7年時間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
二. 只要電動車價格及充電樁普及就會吸引更多的車主加入
三. 電動車價格:

2024年電動車銷售前三名車款
Tesla Model Y、大型休旅車新台幣179~238萬
LUXGEN n7 大型休旅車109~134.9萬
Tesla Model 3 中型轎車169~233萬

大陸比亞迪售價
小型車海歐:NT 27.6~34.3萬
休旅車海獅:NT 44萬~55萬

四. 充電樁普及:
1.充電站數量: 3,512座(截至2025年6月)
2.充電站增長: 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67座,年成長率28%
3.公共充電槍數量: 11,864支(3/10) 車樁比8:1(截至2025年6月),私人充電樁27,682支(7/10) 車樁比3.5:1 合計39,546支, 車樁比2.4:1
4.公共充電槍增長: 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388支,年成長率40%
5.其他國家的目標:
中國:2025年目標為「1:1」(新能源車與公共充電樁),但實際需求因區域而異,都會區可能更高。中國2023年統計2.5:1, 公共充電樁:約272.6萬台(佔31.7%)。私人充電樁:約587萬台(佔68.3%)
歐盟:建議「10:1」(10輛車配1樁公共快充樁+社區慢充補充)。
美國:加州等州推行「5:1~3:1」,強調快充網絡覆蓋。

6.合理車樁比需分層設計:
家庭/工作場所:接近1:1(慢充為主)。
公共區域:5:1(都會)至10:1(郊區),搭配20%以上快充樁。
高速公路/商業車隊:1:1(專用快充)。

四. 全固態電池的進度
1.固態電池預計2027~2030年上市
2.固态电池的成本目前是液态电池的6-10倍
Model 3/Y(标准续航版)75kwh,整車成本约2.8万-3.5万美元
电池成本占比整車成本约30% ,2024年固态电池的成本估算小规模生产成本:约 $800–$1,500/kWh对比: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成本约 $100–$130/kWh)
短期(2025-2030年):
固态电池可能仅用于高端车型(如賓士GLC NT294~623萬、BMW XM旗艦休旅NT889萬),整车售价或比同款液态电池车型高 20%-30%。
长期(2030年后):
若成本降至与液态电池相当,可普及至平价电动车,续航里程有望提升 50%+(能量密度达400-500 Wh/kg)。

五. 2035年以前想買電動車的人 手裏有個台幣300萬以上可以入手全固態電池, 如果預算台幣200萬以下只能買液態電池 , 2030年以後全固態電池的價格就會很親民 , 是否要等固態電池的車子上市取決你的財力
固態電池平價商品化還要很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