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台灣人每次都以為換個人換個黨上去就好像一切會更好
就問問換誰上去敢把補助砍了
看看影片裏面從前質疑裕隆的立委
後來執政之後又做了什麼?
當然我相信有補助更好做事
但一個清華大學都能作出電動車
不要說裕隆
憑一個和泰的身家,還必須得政府補助你才作的出電動車嗎
別鬧了
以現在的技術來說
兜一個電動車是什麼難事
最爛也滿世界零件買一買不就兜出來了
重點是兜出一台電動車之後,你用誰的招牌來賣?
作一台電車,技術上就比要搞一台油車要簡單多了
真正燒錢,真正難作的叫做"品牌"
一個能賣到全世界的品牌
是非常費時燒錢的
TSMC?
人家根本沒玩過品牌吧
你可以拿技術去申請補助
你能拿"品牌"這種抽象的東西去申請補助嗎
這本來就是台企跟外企的差別
台企就是保守的只想穩紮穩打
不敢丟錢下去砸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成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收的"品牌"
這在各行各業的例子不多的是嗎
最後我從以前也就不懂這些稅的算法
為什麼是稅上加稅
到底為什麼稅還要再被抽稅? 莫名其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