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衣住行" 是人民基本的生活要素,現在不止是房子價格高不可攀,車價也是一直漲, 就連吃的東西也是節節高升,,或許很多人會說不買車你可坐大眾運輸系統....要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住在都會市區,有方便的捷運與公車可搭....看看歐美日本平均老百姓薪資是台灣的2倍,而同一部車在台灣卻是要賣2倍價錢,這代表我們要花4倍的努力才能像他們這樣享有一部車子...........這真的合理嗎? 更不要說現在的房價了..對年輕人來說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夢,是不是環境把我們搞得很詰鋸,人民便會努力的工作才能滿足我們食衣住行的需求? 不禁要想政府存在的意義是為何? 難道苦民所苦已經淪為口號? 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還是這些為官當道者根本就不把底層人民當一回事? 唉~~離題了
是政府最近加了汽車稅令汽車售價升高嗎?汽車入口價沒有降低, 加上入口商不調低利潤, 汽車售價當然會居高不下了, 有甲、乙不罵而罵阿丙是那來的道理?要罵就一同去罵甲乙丙還有一點道理!政府對任何稅率的制定是有一貫的策略也要權衡各方面的利弊才有可能作出調整, 現在看不出有什麼理由更改/降低對汽車徵收的稅率.
「原兇」怎會是政府? 你真的有腦子嗎?「原兇」是"人口密度", 各個國家的綜合購車成本都和"人口密度"成高度正相關,你要不要去看看新加坡、香港的綜合購車成本是多少?連"平均人口密度"只有台灣一半的日本都要實施"先擁有停車位才准購車"的政策,相比於人口密度很高的台灣,歷屆政府已經盡力壓低綜合購車成本了,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唷?還是你永遠只知道當井底之蛙?你如果不爽,可以搬去人口密度低的國家啊,像是俄羅斯、烏克蘭、冰島、芬蘭。
應該不能算原兇吧,只是給車廠一個高價的理由就算課50%稅,國外100萬的車也不會只賣150萬可能是180~200,那多出來的錢呢?頂多就加個運輸費車廠會說,營運、管銷、廣告不用錢嗎,但那些國外100萬一樣要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