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關於最近汽機車禮讓行人議題

希望政府、用路人能夠更重視這個問題,不要等新聞熱度過了,又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jackwen321 wrote:
各位都曉得這一陣子女...(恕刪)
很早以前開車騎車就會禮讓了,
習慣的養成跟號誌,法規,罰款,A柱,根本無關連

習慣差的一堆,怪東怪西的一堆,
從沒有人會認真檢討自己,
真的別等憾事發生了再來後悔................

只看到一堆人帶風向搶著當正義魔人

一直說自己會怎樣怎樣表演正義

其實根本沒人會理你怎樣又怎樣

根本看不到什麼議題
se3p wrote:
我認為是政府的問題

我在新加坡、香港、東京、首爾、紐約
這些地方生活過
他們的密度不會比台灣低
甚至一個都市圈人口比全台灣人都多
當然我還在其他國家生活過

在我看台灣的交通就是落後國家的水準
是那種經濟正在崛起到一半國家的狀況
人民有錢買車
但是駕駛法治觀念沒跟上
政府也沒好好管理

最近好意思說GDP超越日韓
那麼在道路上呢🤷🏻


這是事實,但長年以來便是如此,如果不是這次行人地獄被炒兇,政府還不敢管這種事呢…

畢竟政府不是你家老父老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罰單而已,但真的開罰下去時,『警察正事不作,成天開紅單』、『國庫被貪汙光了,於是政府就搶錢啦』,這些汙名化的言論馬上出現,然後逼得公家單位無法順利執行下去。
jiahsien wrote:
只能說,很多行為其實是駕駛成本跟利益誕生的產物。
跟教育其實沒啥關係...教育主要是告知這可能的風險、罰則等等。
所以,多人都懂也知道,但真正遇到碰撞事故機率大概比中發票200元還低。再加上被抓的機率估計是中發票1000元還低,再考慮到被抓到的罰則。

對比自己每省下多少毫秒就能賺100元、駕駛的流暢感等等。(by三師兄每秒幾十萬,先抓最低十萬好了XD)
你看,每次不遵守停止再開就至少省下1毫秒,你就賺了100元,一年違規個10次,就賺了1000元,更別提那種駕駛的行雲流水的順暢感。
少打一個方向燈就賺了1毫秒,就賺了100,來回變換車道10次就1000元,更別提那種超過別人的爽感。


多數人會不遵守也是很合需求的。


不,實際上就是教育問題,許多事情都有分『白色』、『灰色』、『黑色』,這當中很多都是灰色…

所謂灰色,是你知道這不太合法,但微小、或是不太會被抓,於是…

有教育成功的話,那就會停手,不去碰灰色的東西;教育不成功,那就是灰色的當白色來進行。

這當中尤其是有樣學樣的社會風氣。

以違停為例,違停是正確的嗎,100%不是吧,但台灣因為停車格嚴重不足,於是一些人不得己違停(這裡指的是繞了再繞,還是找不到能停的地方),後續人就跟著有樣學樣,抱持著三人即成虎的心態越來越多隨便的違停…

就像是我有時會到某間大潤發買東西,該店不斷綁了廣播機,不斷播放『灰色行人道禁止停車』,但事實呢?一堆人還是在違停,大家都是看『別人也停了,那我就跟著停』的邏輯在違規…

這都是整個社會教育的失敗啊。
看一串下來言論就知道為啥今天台灣馬路上這麼亂嘛

不就一串台灣人就覺得自己最聰明

覺得自己開車都不會出事

覺得自己絕對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覺得自己絕對不會有被撞的時候

覺得法規智障,自己幹嘛要遵守

覺得速限智障,覺得停車再開智障

覺得其他國家駕駛和法規都笨蛋

覺得人家規規矩矩,明明沒人也在那裏瞻前顧後死腦筋不知變通蠢翻了

只要轉彎就是停車確認沒人再轉彎

就是因為連這點基本常識都沒有

後面才會在那裏緊急剎車,巴個沒完

怕塞車怕遲到就早點出門

不提早準備才在路上橫衝直撞鑽來鑽去

看看這些不禮讓行人的駕駛

男女老少通通有

都怪政府逼你們衝衝衝? 政府是在後面拿大刀追你們?
諸葛小花

大哥不要這樣 34樓簡短發言 你卻把他講的內容全都詳細列出來

2023-05-15 17:28
derhundkampfer

阿不就2300萬個皇帝...

2023-05-15 19:19
jackwen321 wrote:
汽機車壅塞的台灣

把汽機車當輪椅用,不肯下來走路,當然汽機車擁擠啊!
jackwen321 wrote:
衍生的問題和爭議就是,突然停下會害後車追撞,以及停下後其他車輛因為死角或是誤會前車禮讓行人的行為是路邊暫停,就會不斷按喇叭

接近斑馬線

行人已經走在上面,理當然的就是停下讓行人通過

行人尚站在路邊不動,而你後面又有車跟著,距離三根枕木趕快通過

有人按喇叭就不要理會!

只要你不是急煞車,後車追撞那就是後車的問題

總而言之,接近(目視距離內)斑馬線稍減速,免得突然跳出一個人,造成你來不及反應
無人機發展那麼迅速
都能裝載飛彈
裝載人有啥問題?
建議在路口設置無人機裝載裝置,
要過馬路的人由無人機載運
快速又不會跟車流衝突
讚吧!??
星幻 wrote:
以違停為例,違停是正確的嗎,100%不是吧,但台灣因為停車格嚴重不足,於是一些人不得己違停(這裡指的是繞了再繞,還是找不到能停的地方),後續人就跟著有樣學樣,抱持著三人即成虎的心態越來越多隨便的違停…


拿台北來說好了,台北在還沒限縮檢舉之前,違停算是比其他縣市少很多,但取消後就提高不少,人的教育依然沒變,變的是執法力度
以及在台北工作上班就必然是台北人?(看看那龐大的機車瀑布...)
很多其實都是新北來的,但看看新北情況.....新北違停程度是台北能比的?

所以你說的社會教育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所以單純怪罪於社會教育,其實是很偏頗...這並不能解釋為何在限縮檢舉前違停的變化。

如果要說什麼,更像是群眾效應,然而這也跟社會教育關係不大。

而你舉的例子,只是廣播有什麼用嗎? 有人會甩?有人會理會?
換我舉個例子,家樂福都有停車位,但為何機車停車位幾乎沒塞滿,但違停的機車到處都是?
但同樣家樂福,每個地方違停狀況都不一樣,甚至有的連違停都沒有,難道就真的是"不得已+有樣學樣"?
而且好笑的是,自從某間家樂福開始收費後(其實只要有消費就不用付停車費),機車停車位更是空曠..........

所以真的是不得已?還是?
現實有多少人是不得已?而有多少人單純只是懶?
aalline

就是車子太多的問題!

2023-05-15 18:29
jiahsien

aalline 也不盡然.......

2023-05-15 18:32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