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緩撞車乎? 待撞車乎?

三寶+內線狗活該 不過還好是開福特可以活著賠錢活著修車
MBUSA wrote:
這個影片看了就令人搖頭
相關單位為何不規定施工單位在緩撞車後方一公里內必須擺放適量的三角錐?
政府官員遇到一些問題時,不是很喜歡說美國如何如何做的?
既然有官員到美國考察過,
應該會見到美國各地的道路段錢都會擺放大量的警示告示牌與緩衝桶?

台灣的道路上最不缺的就是粗心駕駛人與三寶,
但是,一再重複發生的事故,相關單位就不能調整改善一些作法?

這緩撞車可以改名稱為 待撞車 了!
影片中的這台緩撞車後方門戶大開,不就擺明了等人來肛的?
這麼草率的警示,施工單位沒有責任?
用個死板的假人在那邊搖旗就算是達到足夠的警示作用?


看了樓主發的文就令人搖頭
你看過三角錐怎麼擺上去的嗎?
擺了也要收回來的你知道嗎?
不想炮你了
如果我是國道施工人員,我希望後方有蠍子車,而不是只有三角錐。
其實...在沒有緩撞車之前,施工車會用繩子綁一個三角椎拖著走,只是距離還是有限~而且遇到彎路~有可能三角椎會跑到另個車道上~~看有沒有辦法設計一個能自動跟隨跟車道置中的三角椎~也許提前一個小撞擊可以避免後面的大撞擊~~
ddnome

目前技術上一定可行,就像無人機都能排出圖案了。但是這個機械構件可能會造成車輛行車風險,萬一撞上翻了,誰來負責。

2022-07-26 23:11
neko_shi

然後真的輾過去了再來抱怨"自走三角錐好貴,為何不用人擺就好?"之類的[^++^]

2022-07-27 11:38
開車不看路 在怪緩撞車。好笑
MBUSA wrote:
這個影片看了就令人搖(恕刪)


開車不專心、疲勞駕駛或倚賴汽車自駕系統才是事故主因!

不要生不出來怪鄰居啦!

沒傷到人就好!我倒支持多買幾輛車給這些87撞

事故後高公局不要只要求恢復原狀,撞到就要他們多賠一輛全新緩撞車

這些人就多多貢獻國庫吧⋯⋯
MBUSA wrote:
這個影片看了就令人搖(恕刪)

與其這樣說為何不說開車的人本來就應該注意車前狀況,自己沒注意是要怪誰?有緩撞車出現都是在移動施工時,移動施工是要怎麼放三角錐?而且難道沒發現撞到緩撞車的幾乎都是擁有半自動輔助駕駛的車輛?這告訴大家什麼訊息?代表開這些車的人都仗著自己的車有輔助駕駛因此沒在看路啦!誰告訴你有輔助駕駛就不用看路了?
pinin406 wrote:
台灣人特色之一就是鄉愿.....
然後又不思進步,整天只會比爛
明明很多國家都有更好的方式,卻完全不願意想辦法提升現有的狀態

緩撞車主要目的是保護施工人員
但也不應該仗著自己不怕撞,就罔顧其他用路人安全才是

至於那些說什麼塞車回堵都看的到不會撞上的人
是不是乾脆車輛故障也不用放三角錐了? 反正你都看得到對吧...?
怪哉~

撞上緩撞車的人都活該死好?
這到底是甚麼樣的社會才會養成這樣的風氣啊???


台灣交通最大的問題在駕駛人素質,所以要求進步應該要先從駕駛人著手。

緩撞車如果叫「罔顧其他用路人安全」,那些開車不專心撞上去的人是什麼呢?這次撞的是緩撞車,下次搞不好就撞死人了。如果緩撞車的副作用是讓這些人不安全,那也不錯,畢竟會讓更多人不會再遇到那些亂開車的人。

把塞車回堵跟車輛故障相提並論也很奇怪,塞車回堵也是一種移動狀態,本來就不可能放三角錐,而且實際上就是大多數人都看得到停得下來,至於停不下來撞上去的,想也知道為什麼。

「撞上緩撞車的人都活該死好」的確是如此,實話很多是不好聽的,就像大家也是覺得酒駕就是死好啊,無視交通規則亂開車的人本來就是死好,不然就變成無辜的人死。
這種駕駛心態,撞死了一個少一個
反正都是別人的錯,是吧!!

這個功能叫做輔助駕駛
所有的車種都一樣
輔助!!!應該很好理解吧
winyi wrote:
從這一樓可以看出為何(恕刪)


防撞車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出現以後各種事故。包含沒有跟車的車款。

其實我也碰過防撞車擺的位置有遮蔽,變成看到後你只有200公尺能反應....

我記得107年有重新修訂國道施工規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防撞車的出現才調整,可惜沒有舊版能比對看看改變了什麼。


有時不要覺得合法規就好,有些規範就是不夠齊全才會拿出來討論重新修訂的。

不然那個區間測速幹嘛在機車道試辦又取消呢,就是效果不好反而事故增加才重新調整。
Ray0910

看到後切換車道,就變成你後面的車撞上去;突然急煞,後面撞上來

2022-07-26 22:10
sunland

200公尺大約40個車身,樓主是開bugatti跑車嗎...?

2022-07-27 11:56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