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USA wrote:
這個影片看了就令人搖頭
相關單位為何不規定施工單位在緩撞車後方一公里內必須擺放適量的三角錐?
政府官員遇到一些問題時,不是很喜歡說美國如何如何做的?
既然有官員到美國考察過,
應該會見到美國各地的道路段錢都會擺放大量的警示告示牌與緩衝桶?
台灣的道路上最不缺的就是粗心駕駛人與三寶,
但是,一再重複發生的事故,相關單位就不能調整改善一些作法?
這緩撞車可以改名稱為 待撞車 了!
影片中的這台緩撞車後方門戶大開,不就擺明了等人來肛的?
這麼草率的警示,施工單位沒有責任?
用個死板的假人在那邊搖旗就算是達到足夠的警示作用?
看了樓主發的文就令人搖頭
你看過三角錐怎麼擺上去的嗎?
擺了也要收回來的你知道嗎?
不想炮你了
pinin406 wrote:
台灣人特色之一就是鄉愿.....
然後又不思進步,整天只會比爛
明明很多國家都有更好的方式,卻完全不願意想辦法提升現有的狀態
緩撞車主要目的是保護施工人員
但也不應該仗著自己不怕撞,就罔顧其他用路人安全才是
至於那些說什麼塞車回堵都看的到不會撞上的人
是不是乾脆車輛故障也不用放三角錐了? 反正你都看得到對吧...?
怪哉~
撞上緩撞車的人都活該死好?
這到底是甚麼樣的社會才會養成這樣的風氣啊???
台灣交通最大的問題在駕駛人素質,所以要求進步應該要先從駕駛人著手。
緩撞車如果叫「罔顧其他用路人安全」,那些開車不專心撞上去的人是什麼呢?這次撞的是緩撞車,下次搞不好就撞死人了。如果緩撞車的副作用是讓這些人不安全,那也不錯,畢竟會讓更多人不會再遇到那些亂開車的人。
把塞車回堵跟車輛故障相提並論也很奇怪,塞車回堵也是一種移動狀態,本來就不可能放三角錐,而且實際上就是大多數人都看得到停得下來,至於停不下來撞上去的,想也知道為什麼。
「撞上緩撞車的人都活該死好」的確是如此,實話很多是不好聽的,就像大家也是覺得酒駕就是死好啊,無視交通規則亂開車的人本來就是死好,不然就變成無辜的人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