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0904 wrote:
跟日本的差在,日本公車只要斑馬線上有人正在通行,就算公車已經停在斑馬線外等待中,看到有人才正要進入斑馬線通過,日本公車司機還是會等。
台灣的是,斑馬線通過的人群中有間隙,就直接鑽過去,反正行人應該會怕死,所以自己會閃。
前面就有人說了
所以本案公車司機沒等行人?
所以你自己貼日本的場景自己卻看不懂日本和台灣差在哪?
我還貼本案街景圖提示你還是不懂

本案的重點就是公車沒注意到那台自行車
為何?
因為公車待轉時車頭彎曲的角度不足, 造成車內左側司機的可視視角有限
你自己的貼的日本影片可以發現
1. 公車左轉(等於台灣右轉)可以從外二車道轉
2. 日本的斑馬線有內縮, 不會一定連在同向的人行道上
以上都是確保大車轉彎時, 不會像本案的公車一樣橫在路口才能轉


而本案松仁路右轉道只給最外側車道, 加上信義路這端斑馬線沒內縮
所以公車只能那樣轉, 那麼視線死角就變大了
行人過馬路, 除了車要讓行人, 行人也要確保車有看到自己
你看到它, 它不一定有看到你, 尤其是大車位置高, 死角多
這些連日本的小學都有在教
當然
達爾文不介意你們把自己的生命安全100%交給他人
期待他人100%有看到你, 且100%會讓你

忘了說, 台灣這種狀況沒死人是不會改善的
所以希望達爾文能努力一點把三寶收一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