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影/濃霧不開燈有多危險?日本JAF實車測試結果相當驚人!

ptx wrote:
簡單來說,就像放羊的小孩
一直閃到後方麻痺了
真的遇到狀況,後車還在猜前車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停
來不及反應就直接撞上去

你是不是忘了還有一種燈叫煞車燈
要停煞車燈一定會亮, 不會與閃黃燈重疊
看到煞車燈亮了就是前車又更慢了可能要停了
是有什麼好麻痺的好猜的?
後霧燈只是補助後車辯識前面有車, 基本就是尾燈作用
閃黃燈是要求後車減速, 警戒, 保持距離
別搞混了
車輛的設計者不是白痴,會這麼設計就是考量過各種狀況,汽車發展至今,很多不好的設計都會慢慢地被改掉。

如果雙黃燈這麼優秀,那幹嘛還多此一舉做一個後霧燈?
當然就是因為後霧燈在大霧時比雙黃燈更有用

後霧燈的亮度跟尾燈以及剎車燈相比都來的更亮,目的就是能穿透濃霧提醒後方來車,定位自己的位置
所以遇大雨大霧視線不良時,請優先使用後霧燈(前霧燈不是拿來提醒後方來車的,不予討論)

然雙黃燈何用?就像前面很多網友提到的那樣,用作緊急狀況
很多車輛有個連使用者都不知道的功能,就是在急遽減速的同時,會自動閃爍雙黃燈,目的就是提醒後方來車
這個也是車子本身安全系統的一環,在高速公路上我們也常能看到如果前方忽然塞車急減速,很多駕駛人也會手動打亮雙黃燈,也是為了提醒後方來車

所以雙黃燈是幹嘛用的? 就是突發狀況使用
如果你一邊行駛一邊開啟雙黃燈,真的遇到突發狀況,後車反應會容易慢一拍,結果本來好意提醒卻反而造成自身危險
有些車輛本身沒有方向燈優先設計,結果常常一邊打了雙黃燈,結果變換車道還是雙黃燈,反而也造成危險

下次有遇到濃霧時可以注意看看,如果前車有開霧燈,絕對比雙黃燈更讓你對行車距離及狀況更好掌握
(是後霧燈,很亮的一顆紅色燈,不是剎車燈)
Hkiki wrote:
沒發生日前61快速道(恕刪)


這有什麼問題?
台灣人不管白天、黑夜、有霧、沒霧
霧燈都是常on的
hpvs19 wrote:
濃霧中
"黃色"穿透力 遠高於 "紅色"!!!

車前霧燈 務必安裝"黃色"的!

山中濃霧行車 務必開啟 雙黃燈(故障燈)!

紅色"穿透力"是高於黃色的

但是"注目度"黃色是高於紅色
mitdoh01 wrote:
車輛的設計者不是白痴,會這麼設計就是考量過各種狀況,汽車發展至今,很多不好的設計都會慢慢地被改掉。

如果雙黃燈這麼優秀,那幹嘛還多此一舉做一個後霧燈?
當然就是因為後霧燈在大霧時比雙黃燈更有用

後霧燈的亮度跟尾燈以及剎車燈相比都來的更亮,目的就是能穿透濃霧提醒後方來車,定位自己的位置
所以遇大雨大霧視線不良時,請優先使用後霧燈(前霧燈不是拿來提醒後方來車的,不予討論)

然雙黃燈何用?就像前面很多網友提到的那樣,用作緊急狀況
很多車輛有個連使用者都不知道的功能,就是在急遽減速的同時,會自動閃爍雙黃燈,目的就是提醒後方來車
這個也是車子本身安全系統的一環,在高速公路上我們也常能看到如果前方忽然塞車急減速,很多駕駛人也會手動打亮雙黃燈,也是為了提醒後方來車

所以雙黃燈是幹嘛用的? 就是突發狀況使用
如果你一邊行駛一邊開啟雙黃燈,真的遇到突發狀況,後車反應會容易慢一拍,結果本來好意提醒卻反而造成自身危險
有些車輛本身沒有方向燈優先設計,結果常常一邊打了雙黃燈,結果變換車道還是雙黃燈,反而也造成危險

下次有遇到濃霧時可以注意看看,如果前車有開霧燈,絕對比雙黃燈更讓你對行車距離及狀況更好掌握
(是後霧燈,很亮的一顆紅色燈,不是剎車燈)

雙黃燈很有用,為什麼要做後霧燈?
是因為後霧燈在下雨,或是霧氣不是那麼濃的時候很好用
如果只是輕微薄霧或是不是那麼大的雨,一直閃雙黃燈也是很煩人吧
這時候就應該開後霧燈了

薄霧的時候使用後霧燈剛剛好,反而雙黃燈是路況真的極端惡劣時才使用的
極端差的時候,後霧燈反而提醒程度比較差

然後某種程度,路況非常差的時候本身就是緊急情況了


另外後霧燈的亮度 = 剎車燈亮度,並不會比剎車燈亮
證據就是如果你的車後面的燈都是鹵素燈泡的話,後霧燈通常和剎車燈一樣都是21W的功率
而車尾燈通常是5W功率
從使用燈泡的功率來推斷亮度來看,後霧燈和剎車燈是同等級

當然LED的話就另當別論
遇到濃霧或視線不良時就是要放慢車速,當你放慢速度時,後面的車子就不得不減速,當前面有狀況時,自然有機會降低傷害.
piyopiyo765 wrote:
台灣因為法規,其實大多數路上的車子都有後霧燈。
只是我看「不知道怎樣開啟」、
或者「不小心開啟後自己都不知道,也不懂得去關」的駕駛,
至少佔了一半以上。

太客氣了,不懂的人至少九成以上
wta123 wrote:
雙閃的真正功能是故障(恕刪)


我認同濃霧不開雙閃燈,但我不認同塞車不開雙閃燈。道路塞車當然是靜止狀態不然是什麼狀態?如果有在緩慢移動都叫車流緩慢。打雙閃燈除了故障之外一方面也是警告高速行駛的後車前方已經塞車停止不動了!讓後方高速行駛過來的車輛可以提早做準備。當你正處於彎路時又剛好碰上塞車(這在國一湖口很常見),若前方只是踩煞車,後方駕駛很可能會認為只是遇到龜車而輕踩煞車放慢車速而已!因為後方車輛未必能看得到前前方車輛的狀況,但是如果前車打雙閃燈,後車可以明確知道前方已經塞車並且靜止不動了,讓後方車輛煞車可以針對讓車輛靜止的狀態去踩煞車!如果照你的標準塞車只要踩煞車不要打雙閃燈的話,請問連環車禍5、6輛一起甚至還看過10輛連環撞的是什麼狀況?如果只是跟車近不會高達10輛這麼多!難道這10輛車都跟車近?而且每輛車的煞車性能不同,有的車不用踩很重就能停的下來,但是有的車卻要重踩才能停的下來!打雙閃燈也是告知後方車輛煞車可能要重踩了!這也是為何有些歐美車甚至是日本車有設計只要重踩煞車都會自動啟動雙閃燈。
gunlun1000 wrote:
如果照你的標準塞車只要踩煞車不要打雙閃燈的話,請問連環車禍5、6輛一起甚至還看過10輛連環撞的是什麼狀況?如果只是跟車近不會高達10輛這麼多!難道這10輛車都跟車近?

因為前面已經開始煞車
後面的還傻傻往前衝
在穩定流的狀態下
越後面的車
煞車的力道需求越大

這也是為什麼雪隧碰到前面開70的
後面連40都沒有的原因

這篇講得比較好

因為前後車 無法 同時踩下煞車 , 前後車踩下煞車時間不同, 存在有"時間差"
前車煞車時,後面的車是不是仍然往前行進, 尚未踩下煞車
前車剎車而後車仍在行進?是會消耗掉緩衝的"安全車距",造成安全車距縮短。
100km/h行駛的車, 每秒前進 27.7m ,空走距離0.7~ 0.8秒=20-22m
就算每台車保持50m安全車距 , 第二台車煞車時安全車距只剩下 30 m
第三台車踩下煞車的延遲時間delay time, 再增加 空走距離0.7~ 0.8秒 , 安全車距只剩下 10 m
第四台車就撞上去了
鯊魚冰棒 wrote:
台灣人只會在大晴天視(恕刪)


應該要重新上駕訓班.
例如
大晴天開霧燈.
市區一路開遠燈.
陰天或下雨時不開燈的.
高速前方定點,自己是最後一輛車卻不開雙黃燈警示後方直到下一輛車接手.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