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六點多上北宜,一路循規蹈矩,結果還是被後方超跑們飆車殺彎擠到路邊緣。所以我個人是支持區間測速的,但這種速限是不是有點誇張的矯枉過正?
更何況,道路並沒有最低速限,是不是我可以車速十公里龜行到倒數將近,後面車群被我塞到怨氣沖天,前面道路被我完全淨空,然後來個一路殺到底?所以,有改善飆速殺彎問題?
車隊大可以用超低速度淨空一段道路(等同圍路當賽道)然後集體呼嘯而過。多個區段我就多個集結出發的飆車點,玩得更爽,還可以玩速限內完成區段的跑法。而且集結可以阻塞道路使警察難以到場取締,使得區間測速變成區間集結飆車。所以,真的能解決問題?還是製造更大的問題?
但大部分人不是 過彎都要殺到20、30 後還要煞車含著才敢過
40慢嗎?對很多人來說很慢
但對更多平常不敢開上路或開山路的人來說 超快
有機會自己去按碼表 算用路人的均速是多少就知道了


真正的飊仔爛貨有誰在斤斤計較什麼4丶50km/h的啊,反正有意鑽漏洞的,不一向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依標示”區間飊速”簡單到吐血就破功了,因為牠們的目的不是路過或回家,只是找個”路段”囂張亂飊嚇人罷了,所以區間測速打到了誰,還不幾乎都是”還不夠小心”快了那麼一些些的平凡用路人!?真正想遵守的才會有必要提出討論,沒在鳥的根本不屑浪費這個時間!一般用路人不過尋常百姓,北宜公路也不像雪隧國道是相對新的,速限還得”慢慢加上去”(來降低塞車機率並增加流量),大家都往那去擠不會比較好,適度放寬北宜速限增加流量,對於兩條公路相對而言都是有明顯好處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