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ffany wrote:
會拿出來說的當然是人車爭道的地方,
以台灣的人口密集度,
就算是一般人口中的鄉下地方,(各縣市人口後半區域)
某些路段也是車子行人擠成一團,
只要是人車爭道的地方,就該有行人與車輛分流的設計,
沒錯吧。
至於那種永遠不讓行人通過的紅綠燈,不管在都會或鄉下根本就不該存在,你說是吧。
問題是沒有多餘腹地就是沒有
要較健全只有都更才有辦法
若要立即改善就是要額外花金錢資源去做
而就算有此資源地方政府也願意
也不會衍生其他如當地停車通行等問題
還要現有當地屋主地主居民同意
問題本身不只是個人認知之優先問題
是需要匯集當地意念有相當共識才成
個人願意退讓讓人走的安全
不表示眾人就願意應該犧牲自己成就其他
也不等於就無其他相關問題不會發生
兩者若有因果關係產生
就無法只論個人優先可以不論或無視其他問題
如此獨尊某點就是過於本位主義
將自身認知極端上綱
也之所以現實就是有此難度
才會有各種變通簡易方式去"部分達成"這些需求
當然其效果自不會是"盡如人意"
因此當拿高標之"優先"去論當然都會不及格
這時標準衍生之"問題"就出現了
一個根本就達不到的目標連試圖都不用
這又不是市場買菜可以討價還價
所以我會說若以"友善"當目的
可能才是妥協與折衷較佳之務實方式
說的永遠比做的容易
尤其是自己光說是別人負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