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aotw2013 wrote:山寨 學習 ...(恕刪) 我自己也是開納車,我想不論是大陸或韓國都有強烈愛國情節,可以集中資源來發展汽車產業...台灣先天條件就受限了喔...納牌可以學習同集團代理的其他兩個日本N和M牌優點...把妥善率和服務做出來...納牌一直做行銷,不如先把舊有車款妥善率先提升,先把舊有的車主顧好,改良原有常發生問題的零件,並以延長保固及免費更換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每次看01版後,都會開始擔心自己車狀況是不是也這麼多...而且感覺開這車,好像做啥壞事一樣...很怪...真心拜託有看這版的納牌主管要反應給貴公司的高層,在研發新車同時,也把舊有車款保固延長及妥善率提升..
很奇怪一些台灣的深綠民衆(就像這個帖子裏的那兩位一樣),爲什麽非要把大陸在台的經濟行爲説成是和藍營政治交易?然後也一定要說大陸民營企業的成功一定是共黨的秘密支持所致??如果這些理由成立,馬英九執政時期台灣應該滿大街都是大陸的產品和企業才對啊~ 那大陸現在可以在海外成功的汽車品牌也不應該只有吉利的比亞迪了(因爲所有企業都可以得到大陸政府的支持)。自己的產品品質不夠好,價格不夠優,那就要想辦法自己改進,而不是挑別人的刺。深綠那些人在這裏罵天罵地罵空氣,也無助於裕隆,甚至整個台灣科技產業的進步。難道你們除了政治鬥爭就不懂別的了嗎?那你們跟文革時期的中共又有什麽不同?
luxgenu11 wrote:我自己也是開納車,我想不論是大陸或韓國都有強烈愛國情節,可以集中資源來發展汽車產業... 其實不太對,大陸人在選擇汽車這方面是非常不愛國的,我們的額消費習慣其實跟台灣差不多。在東部和中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國外品牌在大陸的生產的汽車(豐田,本田,日產,大衆和福特等等)依然是中產階級的主流選擇,只要經濟能力允許,都會盡量不選擇買自主品牌汽車。但是大陸的消費群體龐大,各種消費水平的消費者都有,所以大陸自主品牌依然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例如大陸的三四綫城市就是自主品牌的銷售主力地區)。不過這種情況在過去三年間開始有所改變。大概從2015年左右起,大陸自主品牌的外形設計水平和製造工藝都大幅度提升,價格也在不斷降低配置則在增加,所以讓很多一二三綫的年輕初階中產家庭也開始購買自主品牌車。所以,我覺得,想要車子賣得好,不能靠愛國情懷,也不能一味的靠低價,品質和性能也要一并提升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