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標案有兩種,一種叫做"最低標",一種叫做"最有利標"
最低標,想當然就是廠商自己互相廝殺開價格,預算就是這樣,廠商自己斟酌拿捏。覺得有利潤,想標就標,覺得沒利潤,那就別標,但最怕就是覺得沒利潤又想標,所以偷工減料,又或者有利潤,但想更多利潤,所以偷工減料.....
最低標關係到廠商自己良心問題,以及該單位、政府給予的預算,而這問題通常在小鄉鎮很容易發生...畢竟預算本來就是不平均(台北市的預算絕對比花蓮台東高太多XD),既然不平均,同樣都是馬路壞掉...要嘛拖很久才修,要嘛修的2266,但多數都是後者居多,這等等會說。
最有利標,顧名思義承辦人必須寫報告,寫說為什麼推薦這間,原因理由都要寫得很明確,很棒棒。
但...公務人員9成9都不會想用"最有利標",因為
1、寫報告、公文等等,超~麻~煩
2、一定有人會說圖利廠商,接著啟動審核機制
3、一定有人說浪費國民納稅錢,因為"最有利標"往往價格不是重點,而是在於施工能力、品質等等因素,相較之下只看"金額"會感覺同樣一件事情,為何要浪費這麼多錢?
4、不是所有承辦人都是該項目專業人士,所以不懂半懂很容易被廠商坑殺,廠商講得花天亂墜的,事實上根本就是基礎到不行的東西而已,這點,很常見,或許會說這應該由專業人士去擔任啊!但問題來了,懂的人還會想來做這種死薪水?非管理職頂天就五六萬不到而已,既然專業人士,外面一個月十萬搞不好不是問題,何必進來寫公文?還要被人幹譙?
好,回歸到剛剛有提到的,"預算",通常是要先編列明年預算,寫好原因理由,上頭"有可能、有機會"會依照寫的金額核發下來。
沒依照金額核發下來怎辦?要嘛硬著頭皮用這種爛價格做下去,要嘛....明年再寫一次!(然後這預算挪到其他地方XD 如果沒花掉,明年預算只會更少。而且還會被檢討執行(花錢沒花完)率不高)
不過,每個單位作法肯定不一樣XD
只是,在怪"基層公務人員"之前,我倒覺得先檢討一下法規吧!
再者,台灣有個問題,最愛鑽法律漏洞,最愛偷雞摸狗...偷工減料的廠商多的是。
預算低、少,確實是個因素、問題,但一個拿著國民納稅錢的公務人員,實在沒辦法可以任意由廠商喊價或者開個天價預算吧?
但愛低價搶標、偷工減料的廠商,即使預算夠,利潤高,還是會偷工減料....
以上~小的非公家單位的人XD 接觸的人也是有限,或許多數不是如此吧 (茶
另外可以參考這文章唷~
scottie0128 wrote:
你不用出來砲大家啦...(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