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道路規劃,充滿了這種交織跟分流的模糊地帶看看中山高的林口交流道,原本兩線,後來拓寬到四線,短短的幾公里裡,南下北上一共有四個交流道,還是天天塞,車真的有多到這麼誇張嗎?還是道路規劃的問題在台灣開車有些時候真的會無所適從,守規矩也不是,違規也會怕檢舉真的想離開這些糟心的事跟環境,坐車吧,這是最好的選擇
對應你的邏輯,好好的單線道硬要併排開,當然會造成車輛發生擦撞機率的提高加上台灣就是會有很多缺德車輛,排左邊轉右邊、排右邊轉左邊怎麼會不影響駕駛的權益?某些匝道設立成單線道用意就在這軒轅浩 wrote:上面一堆笑死人的舉...(恕刪)
你不如想想,如果交通警察在,會取締還是會引導大家分兩路排隊,一定是後者,實務上這是減少塞車的手段。有些交流道右轉不塞左轉塞,如果不塞的右轉車被塞死的左轉車卡在路隊中,車流會比較順暢嗎?從這裡去想就知道了。我認為這種情形比較像是實務需求而不是投機取巧。比較投機取巧的是,左轉車輛分兩列把單線匝道塞滿了,讓不塞的右轉車想鑽都鑽不過去。
smoothjayz wrote:沒水準的開車方式?...(恕刪) 請問大大硬擠這辭從何得知,分流成兩線是下這交流道的默契,分流成兩線確定是違規,但并不是有人為了搶快,而是為了消化車流量(違規也有分動機吧)另外 另人不爽的是有一些會先走右邊,到路口才往左切(因為左邊的車流較多),該被檢舉的是這種吧,違規(並排分流)之外再違規。
seatree wrote:開久了就會變成並排下匝道看起來是正常的,你不靠一邊讓人並排就會被人叭..(恕刪) 其實這是道路規劃的問題!以我附近的國道一南下竹科交流道來說, 之前也只有單線道但是單線道並不足以消化瞬間大量的上班車流, 且車道寬度是足以雙線行駛所以後來就改畫成雙線道以更有效消化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