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Uber在台灣 除了不合法 有哪些地方比不上小黃嗎?

小黃長久以來沒有改善服務品質,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隨意飆車、車內骯髒異味、司機沒有服務業該有的態度,被淘汰只是剛好而已。
UBER就是非法才能玩啊, 合法之後和小黃有什麼不同, UBER能做的小黃也能做, 所以會玩UBER的都不會想合法的
wessley wrote:
Uber 只是讓有錢人更有錢,

通常開小黃大部份都是討生活的....

Uber 都是賺外快的....


這點你錯了,真的有錢人怎麼會去開Uber呢?
這公司的"以客為尊",實際上對司機來說是相當辛苦的

當然,部分有錢人可能為了秀名車,會偶爾開個幾次,但通常就是玩兩下而己
實際上看到的那一些名車,多數是與Uber有實際關聯的人來為這公司衝名氣

多數開Uber的人,有兩類:
一種是作為興趣兼職的人
另一種是當計程車在開的人

兼職的一批滿懷熱血,所以服務熱誠肯定是相常高,但通常維持不久,因為你會發現這個兼職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且利潤實在不高
有少數開得久的人,反而不會成為有錢人,因為長期性佔用到下班、休息時間,必然會影響本職工作,使升遷機會降低許多,成為永遠的公司小職員…

而若是當計程車在開的人,則是因為計程車初期要考照、要靠行,且計程車只能在登記的縣市營運,所謂計程車更無法拿來私用,這些門檻使許多嫌麻煩、想自由的新人無法接受,畢竟這批人想要的就是「見好就營運、見不好就換路線、再不然直接換工作即可」,所以他們才會投入Uber,而非計程車,事實上前面某人也說到了,每天要堅持8-15個小時才能賺取3000車資,扣除掉油錢及保養費後,這收益根本沒有多高,在低入行門檻的同時,工作保障性如同打零工一般,因為Uber堅持自身只是作媒合,所以所有Uber都不是其公司所屬勞工、哪怕契約工都稱不上,哪怕車禍意外或是過勞住院,都與Uber無關,這點也是Uber不願依照現有法規合法營運的其中一項主因,因為合法營運之下,它必須至少以契約方式聘用這些司機,於是就會受到勞基法的干預…)


---
Uber其實是很可怕的一個產物,因為它代表了:
花費過多時間兼職,長期使個人及社會的專業競爭能力降低
企業可以採會員制方式發佈任務,只要巧妙的設計獎金制度,就可以讓會員把任務當正職來投入,會員發揮出類似正常勞工的工作效能後,企業卻可以因此不受到任何勞基法規束,事實上這批長時間投入的專業Uber司機在整個社會意義上是稱之為"待業人士",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具有工作權益保障哦…
討論真熱烈

法律觀點來看 小黃大勝UBER

服務素質來講 UBER大勝小黃

基本上我覺得我們職業駕駛的收入太低 門檻低 所以給人一種非專業的形象

但其實 大車的駕駛 需要的專業可不輸白領 但就是薪水低 所以無法要求太多
想請問 如果沒用信用卡能付現嗎?
想體驗看看
阿陳陳 wrote:
想請問 如果沒用信...(恕刪)


不行耶...只能用信用卡...

這也是Uber強調的另一個好處....不用找零錢...

我是覺得蠻方便的....下車就走了...

也不用問司機多少錢....也不用拿錢給司機....




我坐過Uber 有 volvo v60 vw passat CRV CAMRY等....

其時會想搭Uber除了司機素質...車較新之外...

另一個原因是......味道...

對不抽菸的人來說....對菸味很敏感...

當然也不是每台小黃都是有抽菸.....但絕對占大部分....

菸味再混雜著廉價香水的味道....

相信有坐過的應該都知道....





rjchardljn wrote:
小黃長久以來沒有改...(恕刪)
其實...
很納悶
那些車隊怎麼不抄Uber的作法呢?
請人去搞個app
規劃一下
應該不會輸Uber

天橋下說書 wrote:
先謝謝大家都很理性...(恕刪)

規則不是很早就有了嗎?
駕駛→職業自小客執照並辦理執業登記,
車輛→營業自小客車牌,
營運方→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申請...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yellowk wrote:
不行耶...只能用...(恕刪)

好的 謝謝喔
因為想說有序號
平時自己都騎車 想說剛好又有折價序號
想體驗看看
就卡信用卡那關了
星幻 wrote:
這點你錯了,真的有錢人怎麼會去開Uber呢?(恕刪)


我就搭過要價300萬的菁英uber 還是新車耶 300萬的車也要有錢人才買的起吧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