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是世界第一個使用電子收費的國家嗎

MioG37S wrote:
怎麼會沒關係? 台灣有哪個交流道可以負荷現金收費?
就算不想裝etag一樣可以上高速公路
只是裝有優惠, 不裝沒有, 這很多國家都一樣
.(恕刪)

台灣有哪個交流道可以負荷現金收費?
應該是都可以, 前面說過,是分成ETC和人工收費,有2個入口.

台灣過去的收費站橫在整個公路上的,是屬於 日本"本線料金所"的設置 , 是所有的車子匯流到同一個地方收費
國道1號高速公路設有11個收費站, 所以是平均 30km , 就有一個瓶頸, 全線共11個瓶頸。
如果在入出口收費,瓶頸只有二個, 主線車道上就不再會有收費瓶頸

在交流道收費,則是 "出入口料金所", 日本是兩種都有,靈活運用 .
出入口料金所, 有的是入口就付錢, 出口無料金所,不再收費
有的是入口拿票,出口繳費
下面是東京首都高,現金收費領收書

東京的汽車比台北市少嗎 ? 東京的車道比台灣更窄, 為何可以零活運用道路?

如果分散到不同的交流道去收費, 等於是在"本線料金所多開許多個收費車道,它要塞車的機會比較低
車流和水流一樣, 不是築堤防堵,把車流聚在一起 , 是疏導 ,分散出去收費

再者,電子收費是收費的問題, 不應和"壅塞"混為一談.
應該像先進國家,要思考方法來解決"壅塞"的問題
不是以 "道路壅塞" 來恐嚇用路人用 ETC
如果真的有一天,所有的車都是電子收費了,而高速公路仍然"壅塞" , 責任還能推給人工收費嗎?

有瓶頸就會壅塞
爬坡道, 收費站 , 交流道匯流處, 慢速龜車 等 ..都是瓶頸
先進國家的高速公路, 坡度不會超過4% , 林口,三義的大爬坡,坡度都超過5%以上.
車速會陡降 , 造成後方雍塞
更糟的是沒有建立正確的駕駛觀念, 沒有快慢分流,也沒有超車道
這些問題造成的壅塞,遠比人工收費更嚴重 .

收費問題包括使用者付費的合理性 , 付費的便利性 ,還有公平正義的原則 .

ETC 只是收費的方式,它不是高速公路本體, 它不是必要的建設 , 它不是國家重大建設
沒有ETC , 高速公路能不能通行 ? 能

況且, 高速公路是納稅人出錢蓋的,不是遠通蓋的, 為什麼要給"遠通"抽成 .
遠通ETC ,無論是Obu或 etag技術層次的問題, 帳戶扣款手續的問題, 違反合約的問題, 使用收費站原有影像辨識系統的問題, 無一得到解決, 實在不宜倉促上路 。

orea2007 wrote:
很多國家都一樣?我記...(恕刪)


用電子收費有優惠, 不用沒有
台灣是為一有電子收費的國家嗎?
尖峰時刻交流道沒有收費站都會塞車, 有收費站還得了?
要多出繳費時間, 怎麼不會更塞?
herblee wrote:
台灣有哪個交流道可以...(恕刪)


除非全部交流道改建, 拓寬, 但這幾乎不可能
ETC不會解決高速公路塞車的問題,
他只是解決現在收費站要停車收費的問題
如果把收費站設在交流道, 那當然會造成塞車,
車流量一大, 每台車還要多花繳費的時間, 一台車至少20-30秒,
至於為什麼要給遠通賺, 這你要去北榮找答案了
問他為什麼要跟遠通簽這個合約
還有看看有沒有哪個神通廣大的媒體可以公開合約
不然這麼多人靠杯的公司, 為什麼還非跟他們合作不可
台灣電子收費只能解決收費站塞車
但如果交流道再設人工收費, 一定塞得更嚴重
如果國道一號都已經回本了

那為什麼還要收費

政府做什麼事其實都OK

但請秉持著公開 公平 公正

這麼好聽是全世界第一各全區收費的國家

怎麼不去做一個全世界 第一個全區不收費的國家

只會壓榨百姓 有什麼好光榮

我不是大俠吃香蕉 wrote:
今天在車上依然聽著H...(恕刪)


台灣不是第一個使用電子收費的..

台灣不是第一個爆出官商勾結的..

台灣不是第一個把人民當白老鼠的..

但是..

台灣絕對是第一個..有公家機關自願併入民營企業的..

台灣絕對是第一個..有民營企業老闆叫消費者"嫌費就不要用"的..

台灣絕對是第一個..養著明知有問題卻沒有人敢出聲音的公務員..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