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oG37S wrote:
怎麼會沒關係? 台灣有哪個交流道可以負荷現金收費?
就算不想裝etag一樣可以上高速公路
只是裝有優惠, 不裝沒有, 這很多國家都一樣
.(恕刪)
台灣有哪個交流道可以負荷現金收費?
應該是都可以, 前面說過,是分成ETC和人工收費,有2個入口.
台灣過去的收費站橫在整個公路上的,是屬於 日本"本線料金所"的設置 , 是所有的車子匯流到同一個地方收費
國道1號高速公路設有11個收費站, 所以是平均 30km , 就有一個瓶頸, 全線共11個瓶頸。
如果在入出口收費,瓶頸只有二個, 主線車道上就不再會有收費瓶頸
在交流道收費,則是 "出入口料金所", 日本是兩種都有,靈活運用 .
出入口料金所, 有的是入口就付錢, 出口無料金所,不再收費
有的是入口拿票,出口繳費
下面是東京首都高,現金收費領收書

東京的汽車比台北市少嗎 ? 東京的車道比台灣更窄, 為何可以零活運用道路?
如果分散到不同的交流道去收費, 等於是在"本線料金所多開許多個收費車道,它要塞車的機會比較低
車流和水流一樣, 不是築堤防堵,把車流聚在一起 , 是疏導 ,分散出去收費
再者,電子收費是收費的問題, 不應和"壅塞"混為一談.
應該像先進國家,要思考方法來解決"壅塞"的問題
不是以 "道路壅塞" 來恐嚇用路人用 ETC
如果真的有一天,所有的車都是電子收費了,而高速公路仍然"壅塞" , 責任還能推給人工收費嗎?
有瓶頸就會壅塞
爬坡道, 收費站 , 交流道匯流處, 慢速龜車 等 ..都是瓶頸
先進國家的高速公路, 坡度不會超過4% , 林口,三義的大爬坡,坡度都超過5%以上.
車速會陡降 , 造成後方雍塞
更糟的是沒有建立正確的駕駛觀念, 沒有快慢分流,也沒有超車道
這些問題造成的壅塞,遠比人工收費更嚴重 .
收費問題包括使用者付費的合理性 , 付費的便利性 ,還有公平正義的原則 .
ETC 只是收費的方式,它不是高速公路本體, 它不是必要的建設 , 它不是國家重大建設
沒有ETC , 高速公路能不能通行 ? 能
況且, 高速公路是納稅人出錢蓋的,不是遠通蓋的, 為什麼要給"遠通"抽成 .
遠通ETC ,無論是Obu或 etag技術層次的問題, 帳戶扣款手續的問題, 違反合約的問題, 使用收費站原有影像辨識系統的問題, 無一得到解決, 實在不宜倉促上路 。